聰明機智的徐文長(1 / 1)

聰明機智的徐文長

徐文長是明代傑出的書畫家、文學家,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麵都獨樹一幟,給當世及後代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徐文長從小就聰明伶俐、能言善辯,而且充滿了情趣。徐文長的伯父很喜歡他,經常想些法子逗他玩,借此考察他的反應能力。

有一次,伯父領著徐文長來到一座貼著水麵、橋身既窄又軟的竹橋邊。

他把兩隻水桶裝滿了水,笑著對徐文長說:“我來考考你,你怎樣才能提著兩桶水過橋,而水不灑一滴呢?如果你能做的到,我便送你一件禮物,你看怎麼樣?”

少年徐文長想了一會,就把鞋脫下了,用兩根繩子把小桶係住,然後再把裝滿了水的木桶放到水裏,就這樣他提著兩根繩子走過了木橋。

伯父還想用一個更難的法子把徐文長難倒,便說道:“既然你過了橋,禮物我當然要給你,但必須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禮物。”

說著,他便把那件禮物吊到一根長竿頂上,並且告訴徐文長:“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類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橫下來。”

伯父想,這下徐文長可沒有辦法了。

但徐文長摸了摸後腦勺,馬上想出了取禮物的方法。隻見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邊,然後把竹竿豎著向井裏放,當竹竿頂快到井口時,他便順利地拿到了那件禮物。

伯父被聰明的徐文長驚呆了,不禁拍手稱讚:“真是聰明的孩子啊!”

又有一次,張三李四拜訪徐文長。張三暗將徐文長拉到一邊說:“文長兄,今天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地叫三聲,我就請你吃飯。”

徐文長笑道:“這還不容易,看我的。”

徐文長說著就將張三李四帶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長用手指著瓜田對李四說:  “李兄啊,你看這一片葫蘆長的多好啊。”

李四納悶地說:“文長兄啊,這明明是瓜嘛,你怎麼說是葫蘆呢。”

徐文長道:“是葫蘆。”

李四反駁道:“是瓜。”

徐文長:“葫蘆。”

李四:“瓜。”

徐文長:“葫蘆,葫蘆,葫蘆。”

李四:“瓜,瓜,瓜!”

聽到李四的聲音,沒有辦法,張三隻好履行了諾言。

還有一次,徐文長到舅舅家做客。舅舅在廚房忙了半天才端出一盤菜,卻隻是一個雞蛋。

舅舅說:“文長啊,真是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要是晚來三個月,這個雞蛋就是一碗鮮雞湯了。”

徐文長笑道:“啊,舅舅您就不要客氣了,這都難為你了。”

過了幾天,徐文長請舅舅吃飯,過了半天,隻端出一盤竹片,他對舅舅說:“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來的真不巧,要是早來三個月,這盤竹片就是一碗鮮美的竹筍了。”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徐文長確實聰明,這不僅僅因為他天生聰明,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多學習、多思考,就會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