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在何處
新任知縣胡海山,剛接過官印就下鄉察訪民情。
一天晚上,胡知縣來到城外田野裏,突然從一條田埂下跳出一個大漢,將他擒住。
“大膽毛賊,居然偷搶到本縣身上。”胡知縣厲聲喝道。
“賊喊捉賊,分明是你黑夜來此偷竊,沒想到被我守候在此,當場捉住,還有何話可說?”大漢將胡知縣緊緊抓住。
遠遠跟著胡知縣的縣衙公差聞訊趕來,喝住大漢。那大漢見是自己誤將知縣當賊擒拿,慌忙磕頭謝罪。
原來他在附近田裏種了兩畝蘿卜,正想收獲後上街出賣時,發覺蘿卜已被人偷走大半,他氣怒交加,就守在田埂下,想捉拿賊人。未料想竟捉住了本縣縣官。
“我蘿卜被偷,斷了生計,如今又冒犯了大人,甘願進監服役,尚能勉強溫飽。”大漢傷心地說。
“你且放心,本縣一定想辦法抓住賊人,追回你的蘿卜。”胡知縣說。
他回轉縣衙,差人去關照本城最大的醬園店老板,托他高價收購數萬斤蘿卜。醬園店老板不敢怠慢,四處張貼收購蘿卜的告示。一時間,四麵八方聞風而動,肩挑車載的蘿卜源源不斷地湧向醬園店。
扮作夥計的縣衙公差忙碌地過秤付款。大批量的蘿卜先收購,他們邊收購邊和賣主搭訕,詢問蘿卜種在何地。扮作賬房的公差便暗中記下賣主的人名、地點、數量,隨即派人到實地查核。
在眾多的賣主中,有兩個對自己出售的數千斤蘿卜說不清來曆,公差便將這兩個人帶回縣衙。經過審問,證實了這些蘿卜是偷來的。
原來,這兩個人是兄弟,沾上了賭博的惡習,那天晚上他們大輸特輸,為了翻本,便鋌而走險,幹起了偷竊的勾當。看到醬園店的告示,想將偷來的蘿卜賣個好價錢,不料正中了胡知縣的計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鋌而走險,不要存在僥幸心理,一定要踏踏實實做人。
鄉紳智對富商
古時候,隻有做官的人家才能造馬鞍埠頭。有家富商,倚仗錢多,竟然肆無忌憚地在自家門前的小河上造起了馬鞍埠頭,官府對此也不管不問。
富商家的馬鞍埠頭造得太大,阻塞了河道,所以撐船人吃足了苦頭。剛開始,撐船人鑒於富商家的錢財威勢,也沒多說什麼,隻是埋頭撐船。但時間長了,他們一個個都怨聲載道。
有的說:“這樣下去我們可怎麼撐船啊?原來渡過這條河大約需要3個小時,現在可好,用上6個小時還不能通過,而且還要費好大的力氣……”
也有的說:“造馬鞍埠頭是有規矩的,不能隨便什麼人都能造,我們去告他!”
當地有一位鄉紳,樂善好施,深得民心。富商私設埠頭的事情傳到鄉紳的耳朵裏,他就上門到富商家裏。
“我向你來借雙靴子,不知可否?”鄉紳對富商說。
“好的,沒問題!別人借沒有,你借可是應有盡有,你說,要啥樣的靴子?” 富商對鄉紳說道。
“官靴。”鄉紳肯定地說。
“啊!先生開玩笑了,我家又沒人做官,哪來的官靴呢?”富商不解地問。
“你家既沒有做官之人,也沒有官靴,可是為啥造了官家的埠頭?”鄉紳笑著說。
富商一聽傻了眼,不久便乖乖地按照鄉紳的意思拆了馬鞍埠頭。
鄉紳並沒有直接就指出對方的錯誤,而是換個角度來表達出他的意思,他的做法,不僅可以使對方明白他的意思,而且很容易讓人接受,從而使事情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