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創新管理 4.創新要以市場為導向(1 / 2)

第8章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創新管理 4.創新要以市場為導向

【德魯克箴言】

企業的創新必須永遠盯在市場需求上。如果隻是把焦點放在產品上,雖然能創造出技術的奇跡,但也隻能得到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企業的創新必須永遠盯在市場需求上。如果隻是把焦點放在產品上,雖然能創造出技術的奇跡,但也隻能得到一個令人失望的結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沒有市場,便沒有企業的生存。企業各種創新的效果也必須由市場來檢驗,創新是否滿足市場需求是影響和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因素。

作為衛星移動通訊業開拓者的美國銥星公司,曾耗資50億美元、花費12年的時間致力於技術創新,研究開發出了由66顆低地球軌道衛星組成的移動通訊網絡,於1998年11月1日正式投放市場。結果出乎意料,由於手機和服務費用非常昂貴,大多數人承擔不起,導致客戶稀少。

按照創新成本計算,要實現贏利至少需要有65萬家用戶,但一直到1999年8月初,該公司隻有2萬家用戶。這之間的差距無論做出多少努力也無濟於事,最終公司在無法按期償還巨額債務的情況下,隻能於1999年8月13日被迫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造成銥星公司破產的最關鍵問題是缺乏市場導向,忽視市場需求的變化,尤其是忽視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由於技術突飛猛進,20世紀90年代以來,普通手機的價格和通話費急劇下跌,遠遠高於同行服務價格的銥星公司隻有申請破產保護一條出路。

創新不能背離市場需求。管理學大師熊彼特提出了創造性破壞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在市場的任何時期,都存在相對靜止的階段,在這個相對靜止的階段中,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正的經濟利潤。但是該公司的競爭優勢不斷受到來自競爭對手的衝擊,能夠超越該公司的優勢並獲得競爭領先地位的企業將在下一個相對靜止的時期繼續獲得正的利潤:而超越對手的唯一方法就是創新,並且是根據市場需求而做出的創新。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出現一股尋金熱,許多人都懷著發財夢爭相前往。

當時,一個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想去碰碰運氣,然而,他卻窮得連船票都買不起,隻好跟著大篷車,一路風餐露宿趕往加州。

到了當地,他發現礦山裏氣候幹燥,水源奇缺,而這些尋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便是沒水喝。許多人一邊尋找金礦,一邊抱怨“要是有人給我一壺涼水,我寧願給他一塊金幣!”或“誰要是讓我痛痛快快地喝一頓,我出兩塊金幣也行”。

這些牢騷,居然給了亞默爾一個靈感,他想:“如果賣水給這些人喝,也許會比找金礦賺錢更容易。”

於是,他毅然放棄挖金礦的夢想,轉而開鑿渠道、引進河水,並且將引來的水過濾,變成清涼解渴的飲用水。

他將這些水全裝進桶子裏或水壺裏,並賣給尋找金礦的人們。

一開始時,有許多人都嘲笑他:“不挖金子賺大錢,卻要做這些蠅頭小利的事業,那你又何必離鄉背井跑到加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