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從源頭上做好正確的事情——決策管理 1.決策目標影響決策效果
要看“正當的決策”是什麼,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麼。
——彼得?德魯克
【德魯克箴言】
決策的首要原則就是目標要明確,也就是說,管理者要回答下麵這幾個問題:這個決策要實現什麼?要達到什麼目標?這個決策的最低目標是什麼?執行這個決策需要什麼條件?
德魯克認為決策目標是指決策要達到的目標。決策目標明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決策效果的好壞。決策目標明確了,選擇就會有依據,行動就會有針對性;決策目標不明確,選擇就會發生偏移,甚至也會出現目標轉換、南轅北轍的慘痛後果。
在一次名人訪談節目中,博鼇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問了馬雲一個問題:“你(阿裏巴巴)現在供應商當中有多少是中小企業?”
馬雲的回答令龍永圖有些吃驚:“我們現在整個阿裏巴巴的企業電子商務有1800萬家企業支持會員,幾乎全是中小企業,當然沃爾瑪也好,家樂福也好,海爾也好,甚至GE都在我們這采購,但是我對這些企業一點興趣都沒有。”
龍永圖笑著說:“難道人家說你是狂人,口出狂言。”在場的人們顯然都不太相信馬雲的大話。怎麼可能會對大客戶不感興趣的企業呢?
馬雲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我隻對我關心的人感興趣,我隻對中小型企業感興趣,我就盯上中小型企業,順便淘進來幾個大企業,它不是我要的。就像你剛才講,龍(龍永圖)先生不購物,網上不購物,我一定不吃驚。但有一樣,我堅信一個道理,說有的人喜歡在海裏抓鯊魚、抓鯨魚,我就抓蝦米。我相信是蝦米驅動鯊魚,大企業一定會被中小型企業所驅動。所以我那時候就想,企業在工業時代是憑規模、資本來取勝,而信息時代一定是靠靈活快速的反應。我唯一希望的就是用IT、用互聯網、用電子商務子商務去武裝中小型企業,使它們迅速強大起來。”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了解到馬雲把大企業比做“鯨魚”,把小企業叫做“蝦米”,阿裏巴巴隻對蝦米感興趣,它的主要客戶是小蝦米而不是鯨魚。馬雲之所以盯緊“小蝦米”,眼裏隻有“小蝦米”,其實是因為他對中國中小企業的了解,以及阿裏巴巴自身的成長經驗。關於這一點,他講了一個故事:
2003年的冬天,馬雲到沈陽去看市場,順便見了兩個客戶。其中一個客戶見了馬雲就拉著他的手說:“我真想把你像佛一樣供起來。”馬雲奇怪地說:“怎麼了?”原來,那位客戶的生意多虧了阿裏巴巴。他說自己在2003年一共有60個客戶,58個是從阿裏巴巴來的。
馬雲好奇地問他:“你是做什麼生意的?”客戶回答說:“我們企業很小,我們是做標牌生意的。”
馬雲自小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一路摸爬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被大企業壓榨、控製。“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訂購價是15美元,沃爾瑪開出8美元,但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但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通過互聯網,像上麵故事中的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