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格修養決定管理高度——自我管理 4.寬容是領導必備的品質(1 / 2)

第2章 人格修養決定管理高度——自我管理 4.寬容是領導必備的品質

【德魯克箴言】

一個人不可能隻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所以,一個會管理自我的管理者、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長的同時,必須容忍人之所短。

德魯克曾說過:“一個人不可能隻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所以,一個會管理自我的管理者、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在用人之所長的同時,必須容忍人之所短。”這就要求我們管理者必須管理好自己,必須要有容人的肚量,這樣才能把事做成,讓管理卓有成效。

管理者應有容天地萬物的氣度,這也是優秀管理者必備的素質之一。管理者的寬容主要表現為虛懷若穀、寬恕禮讓、容納異己、以德報怨。待人寬容,不僅在團隊管理中受人尊敬,讓部下產生信服之感,還能使自己較容易獲得非權力影響力。胸懷寬度決定著管理高度,有時無聲的寬恕比批評指責更有說服力。

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銀行家到林肯的總統官邸拜訪,正巧看見參議員薩蒙?蔡思從林肯的辦公室走出來。於是, 巴恩對林肯說:“如果你要組閣的話,千萬不要將此人選入你的內閣。”

林肯奇怪地問:“為什麼?”

巴恩說:“因為他是一個自大成性的家夥,他甚至認為他比您偉大得多。”

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還知道有誰認為他比我偉大得多嗎?”

“不知道,”巴恩答道,“不過,您為什麼要這樣問呢?”

林肯說:“因為我想把他們全部選入我的內閣。”

事實證明,巴恩的話是有道理的。蔡思果然是個狂妄自大, 而且妒忌心極重的家夥。他狂熱地追求最高領導權,本想入主白宮,不料落敗於林肯,隻好退而求其次,想當國務卿,林肯卻任命了西華德,無奈,蔡思隻好坐第三把交椅——當了林肯政府的財政部長。為此,蔡思一直懷恨在心,激憤不已。不過,這個家夥確實是個大能人,在財政預算與宏觀調控方麵很有一套。因此,林肯一直十分器重他,並通過各種手段盡量減少與他的衝突。

後來,目睹過蔡思種種行為、並收集了很多資料的《紐約時報》主編亨利?雷蒙頓拜訪林肯的時候,特地告訴他蔡思正在狂熱地上躥下跳,謀求總統職位。林肯以他一貫以來特有的幽默對雷蒙頓說:“亨利,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那你一定知道什麼是馬蠅了。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農場裏耕地。我吆馬,他扶犁。偏偏那匹馬很懶,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時間它卻在地裏跑得飛快,我們差點都跟不上它了。到了地頭,我才發現,有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它的身上,於是我把馬蠅打落在地。我的兄弟問我為什麼要打掉它,我告訴他,不忍心讓馬被咬。我的兄弟說:‘哎呀,就是因為有那家夥,這匹馬才跑得那麼快。’”

然後,林肯意味深長地對雷蒙頓說:“現在正好有一隻叫‘總統欲’的馬蠅叮著蔡思先生,那麼,隻要它能使蔡思那個部門不停地跑,我就不想打落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一定要有一顆寬容之心。下屬的信任與尊重來自管理者寬以待人的行為,要提升管理的高度,管理者就必須拓寬自己的胸懷。成功的管理者之所以員工們都跟隨他們,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寬容,用寬容的習慣支配自己的行動,為他人也更為自己開啟了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