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興之王 第三節勵精圖治的明孝宗(1 / 2)

第四章中興之王 第三節勵精圖治的明孝宗

曆史反光鏡

明孝宗是明代中葉較為勵精圖治的賢君。他勤於理政,倡導節約,抑製宦官,選用賢臣,與民休息,澄清吏治。在他執政期間,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被史家稱為“弘治中興”。

“黑孩子”見光

這又是個苦命的孩子。他的老爹明憲宗極度寵愛老婦女萬貴妃,到了縱容她胡作非為的地步。他媽紀氏是個地位普通的宮女,因為應對得體、言語大方,讓皇帝看中。一時風流後,就有了他。可是萬貴妃奇妒無比,自己生不出孩子也不讓別人生,明裏暗裏殺了無數個孩子。紀氏懷孕後,萬貴妃也打發人來“消滅”。來執行任務的宮女不忍心,就回去騙萬貴妃說,紀氏宮女是腹脹氣,沒有懷孕。為了保護這個孩子,整個大明皇宮所有的宮人都沉默了。大明帝國未來的儲君降生了,可是卻像個“黑孩子”一樣躲藏著生活了六年。

明憲宗一直沒有子嗣。一天,明憲宗召太監張敏替他梳理頭發。對鏡自照,忽見頭上已有數根白發,不禁長歎道:“朕老了,尚無子嗣!”

張敏伏倒在地,連連磕頭道:“請萬歲爺恕奴死罪,奴直言相告,萬歲已有子了!”

明憲宗大吃一驚,忙問道:“此話怎講?朕哪裏還有什麼子嗣?”

張敏又叩首道:“奴一說出口,恐怕性命難保。萬歲爺可千萬替皇子做主,奴雖死無憾!”

站在一旁的司禮太監懷恩也跪下奏道:“張敏所言皆是實情。皇子被養育在西內密室,現已六歲了。因怕招惹禍患,故隱匿不敢報。”明憲宗又驚又喜,懷疑自己在做夢,當下傳旨擺駕至西內,派張敏去領皇子前來見麵。

至此,他才走出幽深的密室,正式成為一名皇子。然而他“見光”的代價就是賠上許多條無辜的生命。幸得祖母周太後保護,明孝宗才免於萬貴妃的迫害。

勤於政事,一心圖治

1487年,明憲宗逝世。太子朱祐樘即位,改年號弘治,即為孝宗。明孝宗性情寬厚,雖明知萬貴妃害死了自己的母親,也沒有對萬貴妃及其家人施行報複。即位後,勤於政事,一心圖治,努力扭轉明憲宗時朝政腐敗狀況。首先裁抑宦官及佞幸之臣,太監梁芳、外戚萬喜及其黨羽均被治罪。又淘汰傳奉官2000餘人,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千餘人,論罪戍斥;革除法王、佛子、國師、真人封號,處死妖僧繼曉。並調整內閣班底,任用賢能,提拔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名臣參與機密事務,罷免了不學無術、依附權要的閣臣萬安、尹直等人。提倡直言進諫,多次修省,注意節儉,減免供用物料,節省各種費用。還多次減免災區糧賦。禁止廷臣請托公事,禁宗室、勳戚霸占土地,侵奪民利。重視司法,令天下諸司審錄重囚,慎重處理刑事案件。弘治十三年(1500年)定《問刑條例》。弘治十五年(1502年),《大明會典》編纂而成,翰林院進呈,上禦奉天殿受之。

平台召見,待臣寬厚

明孝宗常召閣臣至文華殿,讓大家共議大臣的章奏。寫出批詞後,自己再批改頒發。所以,閣臣李東陽高興地說:“天順以來,30餘年間,皇帝召見大臣,都隻問上一兩句話。而現在卻是反複詢問,討論詳明,真是前所未有啊!”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學士劉健上奏:“說晚朝散歸後天色已黑,各處送來的文件往往積壓內閣來不及處理。如有四方災情、各邊報警等事務,就有耽擱的可能。”於是,明孝宗特定除早、晚朝外,每日兩次在平台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從此出現了“平台召見”這一新的朝參方式。

明孝宗對臣下寬厚平和。早朝的時候,明孝宗親禦奉天門。大臣們言事,要從左右廊廡入門內麵君而奏。有的大臣因地滑,行走失儀,明孝宗從不問罪。奏本中有錯字也不糾問,經筵講官失儀,他還寬慰數詞,不使其慌恐。有一年冬天,明孝宗夜晚坐在宮內,覺得天氣寒冷,就問左右內臣:“現在官員有在外辦事回家在路途的嗎?”左右回答說:“有。”他又說: “如此凜冽且昏黑,倘廉貧之吏,歸途無燈火為導,奈何?”遂傳下聖旨,命今後遇在京官員夜還,不論職位高低,一律令鋪軍執燈傳送。這些事雖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如此曲體臣下,也確屬不易了。

生活節儉,不近聲色

明孝宗在生活上也能注意節儉,不近聲色。弘治元年(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臣盧思慎曾對朝鮮的國王說: “先皇帝(憲宗)或於用人,間以私意。今皇帝(孝宗)則銓注登庸一出於正。又性不喜寶玩之物,雖風雪不廢朝會。臨群臣皆以喪服(居喪期間),惟祀天祭用黃袍。臣等慰宴時不奏樂、不設雜戲,勸花置於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張矣。”憲宗生前愛穿用鬆江府所造大紅細布裁製的衣服,每年要向那裏加派上千匹。而這種織品用工浩繁,名雖為布,實際卻用細絨織成。孝宗當時還是太子,內侍給他送來新裁製的衣服。他說:用這種布縫製的衣服抵得上幾件錦緞衣服,太浪費了。遂謝而不用。他當了皇帝後,下令停止為皇宮織造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