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燁:《江蘇如東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促進碳減排》,新華社2009年12月12日。
國家經貿委:《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要點》,《環境與發展》2000年9月21日第4版。
劉軍、譚飛:《警惕風電項目“跑馬圈風”》,《半月談》2006年5月8日。
顧燁:《江蘇如東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促進碳減排》,新華社2009年12月12日。
陳軍、陶占良:《能源化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頁。
國防科工委《2007年我國核電發電量突破600億千瓦時》,新華社2008年1月14日。
仲穎:《新能源未來發展要頂半邊天》,《中國新能源》2010年2月25日。
馮之浚、金湧、牛文元、徐錠明:《將低碳經濟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學習時報》2009年08月23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2007年4月),《光明日報》2007年5月28日。
賴大臣:《地產開發迎來低碳時代》,《北京商報》2010年5月12日。
肖洋洋:《停車難,150萬輛車或無處可停》,《南方都市報》2010年4月15日。
洪賓:《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達100億》,《深圳商報》2009年12月13日。
人民日報:國務院批複22城市地鐵建設規劃 總投資8820億元,《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12月9日。
巴拉克?奧巴馬:《我們相信變革:奧巴馬重續美國承諾計劃》,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7節:奧巴馬政府的經濟戰略。
陳言:《我們需要全麵認識低碳經濟讀〈低碳經濟大格局〉》,《ECONOMIC MONTHLY》,2009第第11期。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策法規司:《中國締結和簽署的國際環境條約集》,學苑出版社1999年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第86頁。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策法規司:《中國締結和簽署的國際環境條約集》,學苑出版社1999年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第86頁。
杜文俊:《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標要罰款》,《晶報》2010年5月10日。
王曉明:《桑德爾的CCX“帝國”》,《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1月22日。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策法規司:《中國締結和簽署的國際環境條約集》,學苑出版社1999年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第86頁。
曾剛、全先銀、程煉:《碳金融交易麵臨新發展機遇》,《中國證券報》2009年8月25日。
李君、都玉秦:《淄博拍賣“二氧化硫排放權”每年減排95%以上》,《經濟參考報》2009年12月12日。
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管理中心:《清潔發展機製在全球範圍及我國的進展概述》,《中國財經報》2009年2月24日。
邱登科:《碳交易:全球第一大交易市場》,《民營經濟報》,2010年4月22日。
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管理中心:《清潔發展機製在全球範圍及我國的進展概述》,《中國財經報》2009年2月24日。
葉檀:《中國低碳經濟標準製訂權被卡脖子》,《鳳凰周刊》2009年12月26日。
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管理中心:《清潔發展機製在全球範圍及我國的進展概述》,《中國財經報》2009年2月24日。
郭遠明、姬少亭:《中國清潔發展機製項目年減排二氧化碳量居世界第一》,新華社2009年11月19日。
邱登科:《碳交易:全球第一大交易市場》,《民營經濟報》,2010年4月22日。
郭遠明、姬少亭:《中國清潔發展機製項目年減排二氧化碳量居世界第一》,新華社2009年11月19日。
尹鋒:《爭奪碳交易定價權》,《證券市場周刊》2009年12月13日。
中國能源報:《低碳經濟時代對碳金融的冷思考》,《中國能源報》2009年11月4日。
嚴冰、孔俊彬:《中國森林麵積19545.22萬公頃 覆蓋率達20.36%》,《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12月5日。
高楠:《低碳經濟:中國碳交易的未來》,《中國經營報》2010年4月16日。
張曉華:《發達國家碳金融市場壯大 2006年交易額達300億》,《南方都市報》2009年12月11日。
《自然科學》:《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2% 全球人均高達1.3噸》,《中國新聞社》2009年11月19日。
英國著名研究谘詢公司楓園:《澳大利亞人均碳排放“稱霸”》,《 中國能源報》2009年9月25日。
王英斌編譯:《世界城市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華盛頓居首》,《聖保羅新聞》2009年4月20日。
林穎穎、孫國根:《白領一年排碳2千噸 專家支招如何過“低碳生活”》,《新聞晨報》2009年12月16日。
黃敏:《衣食住行隻需多個心眼 大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舉手之勞 可幫地球“退燒”》,《新民晚報》
黃敏:《你能為地球“降溫”做什麼?》,《看世界》2007年12月26日。
謝哲:《如果你轉做一名素食主義者,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將減少約1.5噸》,《羊城晚報》2010年5月9日。
陸瑋:《聯合國機構主席籲少吃肉減少牛羊打嗝 緩解變暖》,中央電視台2008年9月8日。
張思敏、郭立:《關注電力浪費 專家提示:掌握科學用電方法》,新華社2004年7月8日。
張思敏、郭立:《關注電力浪費 專家提示:掌握科學用電方法》,新華社2004年7月8日。
高鵬:《家電碳排放少點再少點》,《遼沈晚報》2009年12月14日。
楊靜:《十竅門成就低碳達人》,《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2010年1月5日。
文靜:《將低碳E生活進行到底》,《廣州日報》2010年4月23日。
謝英:《城市低碳:家庭主婦低碳生活方式》,《安陽日報》2010年5月2日。
張思敏、郭立:《關注電力浪費 專家提示:掌握科學用電的方法》,新華社2004年7月8日。
高原:《美國11個州決定采取加州推行的〈低碳燃料標準〉》,新華社2009年12月31日。
任寧寧、奚震:《與“低碳”燃料有個約會》,《中國石化報》2009年11月27日。
任寧寧、奚震:《與“低碳”燃料有個約會》,《中國石化報》2009年11月27日。
徐福平:《低碳生活漸獲民眾認知 “為碳排放買單”悄然興起》,《工人日報》2010年2月21日。
楊駿、郇公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到45% 中國減排目標解讀》,《海南日報》2009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