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鬆開手,你可以擁有得更多 過去、現在和將來,你活在哪個世界裏
爬山時不一定非要到達山頂,跑步時未必非要第一個撞到紅線。因為,也許半山腰的風景更美麗,也許爭第一名比保第一更有動力。學會放棄,既要放棄煩惱的糾纏,也要放棄成功的喜悅。擁有豁達平和的心態才能冷靜客觀地麵對明天。
所以,請記住:如果選擇放棄了你,請放開自己。
每個人的世界都分成三個階段:過去、現在和將來。看起來,人們似乎都是活在現在的世界裏,享受現實的生活,其實不盡然。有的人生活在過去,有的人生活在將來,隻有極少的人生活在現在。
也許有人會說,隻有古人才生活在過去,也隻有還沒出生的人才生活在將來,隻要是活著的人都是生活在現在。這樣的說法隻是著眼於人的生命的存在時間。而事實上,很多人生命存在於現在,但是思想卻活在過去或者將來,這樣的人自然不能說是活在現在,因為現在的時光被他們白白浪費了,現在對他們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身處憂鬱之中的人大多是活在過去和將來,他們的思想被過去的種種不幸糾纏,被過去的種種問題困擾,被為將來的種種擔憂和焦慮襲擾,以致根本無暇顧及現在。看似他們的生命存在於現在,但是,現在其實是被他們徹底虛度的。
這樣的人生是悲哀的。很多人重視回憶,希冀將來,卻唯獨對今天的大好時光視而不見。結果,每一個今天瞬間都變成了過去。於是,他們總在試圖抓住時間的尾巴,卻總是被時光遠遠地拋下。正如俗話所說:“為誤了頭一班火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火車。”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有一天,喬治和朋友在院子裏散步,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關上嗎?”朋友很是納悶。“哦,當然有必要。”喬治接著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情。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麵,不管是多麼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才可以重新開始。”
關上身後的門,與過去隔斷,將屬於過去的一切留在過去,然後,從今天重新開始。從昨天的風雨裏走過來,身上難免會沾上塵土和黴氣,心中多少留下一些酸楚的記憶,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們需要總結昨天的失誤,但我們不能對過去了的失誤和不愉快耿耿於懷。因為傷感也罷,悔恨也罷,都不能改變已經逝去的過去,無非是增加心靈的重荷而已。
關上的門和下一個等待開啟的門之間,就是我們需要好好珍惜的現在。其實,隻要不讓現在虛度,不要花費現在去為昨天的煩惱揪心,也不要花費現在去為將來擔憂,把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很好地活在了當下。
享譽世界的書畫家齊白石先生,90多歲後仍然每天堅持作畫,“不叫一日閑過”。有一次,齊白石過生日,他是一代宗師,學生、朋友非常多,許多人都來祝壽,從早到晚客人不斷,先生未能作畫。第二天,一大早先生就起來了,顧不上吃飯,走進畫室,一張又一張地畫起來,連畫5張,完成了自己規定的今天的“作業”。在家人反複催促下,吃過飯,他又繼續畫起來,家人說:“您已經畫了5張,怎麼又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