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空杯心態,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倒空你的“高見”,也許它就是一種偏見(1 / 2)

第九章 空杯心態,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倒空你的“高見”,也許它就是一種偏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很多人往往視而不見,他們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的判斷,盡管這種直覺和判斷很多時候根本是靠不住的。而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自以為是地下結論、作判斷,最後誤解了別人,將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

著名學者羅伊?F?鮑邁斯特爾的名著《惡》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女人在上飛機前,在候機廳的小餐廳裏買了一袋薯條和一杯可樂。然後坐到了一位穿戴整潔、考究的男人旁邊的空座位上。接著,她開始吃薯條。

當她開始吃第一根薯條時,卻發現旁邊正在看報紙的男人突然抬起頭來,狠狠地盯住她,像一個獵手盯著獵物。

然後,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他將手伸進薯條袋裏,掏出一根放進自己嘴裏,然後開始嚼了起來!

一種想要逃跑的衝動撞擊著她,但氣憤使她還是堅持住,並從袋裏再拿出一根薯條放進嘴裏。

旁邊的男人用一種充滿敵意的目光看著她,再次向薯條袋伸出了手。他們就這樣吃完了這包薯條,彼此沒說一句話。

之後,她快快起身,進入候機室坐定,並且對剛才發生的一幕既茫然又氣憤:她竟然碰到這種“生物”——一個自得地從陌生人盤中取食的人。

然而,當她將手伸到提包中準備拿機票登機時,卻碰到了一樣讓她目瞪口呆的東西——一整袋薯條!原來,她自己才是從陌生人盤中取食的無禮“生物”!

這個故事讓我們認識到:很多時候,我們的一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完全是自己的主觀臆斷,可能和客觀事實相去甚遠。我們卻固執地認為是一種“高見”,堅持不渝,有時候甚至不給別人爭辯的機會。而事實上,這樣的“高見”是很靠不住的。

我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事實上,眼睛看見的未必全是真的,比如魔術。盧梭說過:“最善於欺騙我們的,正是我們的雙眼和耳朵。”如果說耳朵有時候會聽到不實之詞,會偏聽,會道聽途說,那麼,睜大眼睛真真切切地看到的,總該是真實的吧?其實未必。

一位母親,偶然間發現上高一的女兒的書包裏居然有已經吃了半盒的毓婷(一種緊急避孕藥)。這位母親驚呆了,她無法把眼前的一切和平時乖巧聽話的女兒聯係在一起。她內心焦慮至極,但是沒有真憑實據,她又不能直接問。於是,她開始注意起女兒的一舉一動,開始變得疑神疑鬼。每天趁女兒不注意翻女兒的書包,細細嗅聞女兒的內衣物品,偷看女兒的日記,甚至前往女兒所在的學校,去跟蹤和監視女兒,種種舉措把不明就裏的女兒逼得煩惱不已,與母親對立情緒日漸高漲,最後,留下一封信,直接離家出走!

找不到女兒的母親幾乎崩潰。女兒的好朋友告訴了這位母親事實真相,原來有些女學生之間誤傳,說避孕藥可以治療臉上的青春痘,於是許多愛美的女孩就去買避孕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