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羅斯福的勇氣
勇敢和必勝的信念,常使戰鬥得以勝利結束。
——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德)
很多時候,人們都誤解了幸福和完美的意義,認為隻有完美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然而,這個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有著明顯缺陷的社會。貧富懸殊、社會成員不能得到平等的尊重、過多的農村人口受到過少的教育、工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缺少創新精神、教育和醫療成為普遍家庭重負……然而,正是有了這些缺陷的存在,才有了激勵人們前進的動力。
曾有一個少年天生長著一副猥瑣的麵孔,最惱人的是還長了一口暴露在外且參差不齊的齙牙,這樣的尊容使他一舉一動都讓人覺得滑稽可笑。
他感到非常的自卑。小時上學的時候,他很膽小,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呆著,很少跟同學一起玩耍。每每在課堂上輪到他背書時,他更似熱鍋上的螞蟻,兩腿站在那裏直打哆嗦,嘴唇牙齒不停地顫動著,背誦的句子斷斷續續、含混不清,根本就沒有人聽得懂。背誦完畢後,他總是在同學的一片譏笑中默默地坐下,儼如一隻鬥敗的公雞,狼狽不堪。
如果按常人的思維想下去,就憑這個孩子的“膿包樣”,別說立業成才,恐怕想活得像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都十分困難。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個看似生來就注定沒有希望成功的小孩——就是後來成為備受美國人民愛戴的老羅斯福總統。他,最終沒有成為人們想象中的那種人。
其實,羅斯福對於自己的種種缺陷,比誰都清楚,但他的字典沒有“放棄”這個詞,他針對自己的缺陷一一巧妙地加以改正。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改變,他就極力加以利用。在演說中,他學會巧妙地利用他的沙聲,利用他那暴露在外的牙齒,利用他那打樁工人的姿勢……這些本來足以使他演說一敗塗地的缺陷,後來竟成為了使他獲得巨大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正是自身的缺陷激勵了老羅斯福奮鬥的意誌,成就了他一生的奮鬥精神,這種精神無疑是他一生偉績中最為可貴的資本。美國著名博士馬克斯韋爾?莫爾茲曾說:“許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劇之一,是渴望自己完美無缺。”渴望自己或別人完美無缺,有時為了所謂的“人生憾事”就完全放棄了心中瑰麗的夢想,這是可怕和可悲的。
心靈甘露
其實每個人都存在或大或小的缺陷,大可不必為缺陷的存在而一味自卑、自暴自棄,而應該與缺陷合作,采取合理的辦法,學會與缺陷共同生活、共同相處,學會欣賞自己生活中的缺陷,把這塊通向成功之路的“絆腳石”轉變成“鋪路石”,這樣才會使生活變得更輕鬆、更自然、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