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篇 7.中美大規模的空中運輸戰〈1942〉——飛越世界“屋脊”(2 / 2)

在經過了長途跋涉之後,一個午夜時分,B—29轟炸機群透過淡淡的雲層已經辨認出了日本海岸的輪廓,而日本本土地麵上的點點燈火更一步為機群指示了方向,於是,機群成功的進行投彈。成噸的炸彈呼嘯著落向九州島,一枚炸彈直接命中了鋼鐵廠,頓時廠區內燃起了熊熊大火,可以說首次轟炸是非常成功的。

在之後10個多月的輪番轟炸中,美軍的轟炸機摧毀了位於日本本土的1個重型工業工廠、2個飛機製造廠,以及大量的海運設施、陸地交通運輸樞紐和油庫等重要目標。

在1944年10月中旬,美軍的轟炸機還轟炸了衝繩島和中國台灣的日軍機場,取得了進一步的勝利。

但是,對於第20轟炸機指揮部來說,指揮轟炸行動實在是太艱難了。每次轟炸,巨大的B—29轟炸機都要往返飛越“世界屋脊”,之後再從中國成都的機場起飛,而即使這樣,B—29轟炸機也隻能轟炸到日本的南部地區,想深入日本內地進行轟炸,進一步擴大轟炸戰果是很困難的。

之後,在1944年11月,美軍調整了作戰計劃,停止了從印度方麵,飛越“世界屋脊”,之後再從中國成都起飛攻擊的計劃。而是將第20轟炸機指揮部的轟炸機飛上了剛剛攻占的塞班島。

調整轟炸計劃,旨在深入腹地

11月24日6時15分,隨著塞班島上飛機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奧唐奈準將帶領的100多架B—29轟炸機迎著初升的太陽陸續起飛,飛向了第一個攻擊的目標,也就是日本最大的飛機發動機製造廠——東京近郊的中島式藏野工廠。

也許是老天爺的幫忙,B—29轟炸機在順風的作用下以約455英裏的速度掠過目標上空,從3萬英尺高空投下一顆又一顆的炸彈。頓時,東京市區就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到處都是彈起橫飛,火光衝天,一些日本市民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聲嚇呆了,望著天空中黑壓壓的機群不知所措。

這時,100多架日本“零”式戰鬥機也氣勢洶洶地飛上天空,試圖進行攔截。它們瘋狂地追了上來,可是麵對在3萬英尺高空飛行的B—29轟炸機,大部分“零”式戰鬥機束手無策,隻能非常盲目地射出一串串子彈。然而,B—29則以更加猛烈的炮火進行還擊。日本的“零”式戰鬥機一架接一架的中彈起火,最後墜向地麵。

當時隻有l架受傷的“零”式飛機掙紮著突破了B—29機群的防護火力網,最後撞在1架B—29轟炸機的尾部,2架飛機頓時發生爆炸,化作兩團巨大的火球。

◇知識拓展◇

日本零式戰鬥機的總體性能

零式戰鬥機的最大優勢就是極其優異的垂直機動能力,與零式纏鬥是很難從背後將其咬住,甚至一不小心會反而會被零式咬住。

設計師堀越二郎大膽采用含微量鉻錳的超硬鋁合金,對飛機主橫梁進行革新。其抗拉強度好,耐疲勞強度更好,而且機體重量極輕,空重(21型)僅1570千克。零式的性能優勢最大來源就是輕,特別輕,翼載極小,完全彌補了發動機動力的不足,而且保證了極大的續航力。

而且零式的火力也很強大,首次裝備了兩門20mm機關炮,破壞力很強,此外還有2挺7.7mm機槍。

當然在火力運用上也存在問題,20mm機炮的射速不高,而且備彈有限,且彈道彎曲,殺傷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