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篇 7.中美大規模的空中運輸戰〈1942〉——飛越世界“屋脊”
◇作戰實力◇
美軍軍事力量一覽表
戰鬥階段 機型 數量
第一次轟炸 B—29式重型轟炸機 68架
第二次轟炸 B—29式重型轟炸機 92架
◇戰場對決◇
美軍對日進行戰略轟炸的序幕
自從l937年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以來,日本的轟炸機就開始在太平洋地區橫行霸道、耀武揚威,把罪惡的炸彈投向了中國的南京、武漢、重慶等大中城市,甚至也投向了珍珠港、馬尼拉、新加坡等國家,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無辜的平民百姓在日本戰機的轟炸中喪生。俗話說“好人有好報,壞人遭惡報”,終於有一天,日本人也要嚐嚐炸彈的滋味了。
1944年6月15日深夜,美軍68架B—29式“超級空中堡壘”重型轟炸機悄悄地飛往日本九州島的上空,對曾經為日軍提供過大量鋼材的八幡鋼鐵廠投下了首批炸彈,這也拉開了美軍對日進行戰略轟炸的序幕。
B—29轟炸機
給日本以重創的B—29轟炸機
自從1943年底,美國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製出了航程達5000多公裏的B—29重型轟炸機,而這也從一方麵為美國轟炸日本本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當時隨著歐洲戰場戰爭進程的不斷加快,許多經驗豐富的優秀轟炸機飛行員也可以抽調到太平洋戰場,參加對日進行的戰略性轟炸。
除此之外,盟軍在太平洋上的越島作戰順利進行,已經逐漸逼近日本本土,但是日軍所崇尚的盲目的武士道精神也讓美軍付出了重大的傷亡代價。
如果要想最終登陸日本,不事先通過長時間的火力打擊來削弱和動搖日本人的抵抗意誌是不行的,不然盟軍就會付出非常大的傷亡,而這一點也正是美國高層決策機構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1944年4月,第一批B—29轟炸機開始進駐印度的加爾各答美軍基地,隨即成立了第20轟炸機指揮部。B—29轟炸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龐然大物,它長99英尺,高約28英尺,翼展達141英尺,重60噸,能夠以350多英裏,大約是563公裏的時速在3.8萬英尺高空攜帶4噸炸彈飛行3500英裏,而最大載彈量甚至一度達到了10噸。這真的是重量級的武器,而當時用於歐洲戰場的主力轟炸機B—17“空中堡壘”的最大載彈量也才為4.7噸,最大航程也才為2400英裏,與B—29轟炸機相比都相差甚遠。
歐洲戰場的主力轟炸機B—17“空中堡壘”
而且B—29轟炸機還有很多優秀的特點,它具有良好的高空飛行性能和強大的自衛火力。它的最大飛行高度可達l0670米,為了解決飛行員高空缺氧的問題,飛機設計師應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科技成果,將飛行座艙設計成了全密封結構,並且每一位機組人員均配有氧氣麵罩,使高空飛行的操作環境變得更加舒適。B—29轟炸機還裝備有最新式的雷達和活動炮塔,它的轟炸精度和自衛能力在當時都算得上是一流的。
B—29轟炸機的轟炸使命
l944年6月15日,92架B—29轟炸機再一次從印度的加爾各答空軍基地騰空而起,而這一次轟炸的目標就是遙遠的日本本土。為了執行這次轟炸任務,他們必須先要飛越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之後到達中國成都的前進機場進行加油掛彈,然後再飛向這次轟炸的目標——日本九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