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恪守原則,守住底線,不為辦事而辦事 和氣多一點,辦事就會順一點(1 / 2)

第十章 恪守原則,守住底線,不為辦事而辦事 和氣多一點,辦事就會順一點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一些事情會生氣,比如:你的親人做了錯事,你的下屬辦事不力,你的朋友得罪了你等等,生氣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必須更清楚地認識到:生氣並不能解決所麵臨的問題。往往我們生氣的時候,理性的防線會被摧毀,於是我們就很可能說出一些不理智的話,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當然,每個人的脾氣個性都不相同,有人外向,有人內向,有人溫和,有人急躁,對於我們來說,不論你是什麼樣的性格,在為人處事的時候,和氣多一點,辦事就會順一點。

生活中,遇到那些不高興的事,如果你不發火,做錯事的人自己心裏也不好受,很可能還在自責,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補救。如果你發了脾氣,罵人或者諷刺別人,對方就會受到傷害,這時候,他很可能不但不會產生悔意,而且還會對你產生怨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別人一時的過失而亂發脾氣。

做人要盡量少發脾氣,盡可能不發脾氣。我們應該學會淡定地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當自己怒氣衝衝的時候,要盡量合理地宣泄怒氣。一位成功人士談到自己宣泄怒氣的方法時說:“當我自知怒氣快來時,會趕快設法離開不開心的地方,跑到健身房和拳師對打,或猛力擊打皮囊,直到發泄完我的怒火為止。”事實上,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讓我們“消火”:逛街,一個人靜靜地呆一會兒,大吃一頓美食等等。總之,隻要想方設法把自己的怒氣趕到九霄雲外就好。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而生氣正是我們感情衝動的表現。當我們麵對與自己意願相反的事情或聽到一些讓我們並不願意聽的話時,總有一些人不能用理智、正確的態度去冷靜地麵對,當然也就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去進行恰當的處理,這就可能導致不好的結果。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小時候父母的溺愛,他的脾氣從小就不好。當他失業後,整天無所事事,脾氣更大了,動不動就生氣。周圍的人都不敢和他交流。父親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是一時也沒有什麼好方法。

一天,他的父親終於想出了一個方法,於是,他對兒子說:“從今天起,每當你發一次脾氣,你就在院子裏的椽上釘一枚釘子,看看你每天到底生多少次氣。”於是,兒子便照父親所說的去做了。剛開始,他每天釘的釘子很多。於是,就想下決心改改自己的脾氣。漸漸地,他在椽上釘的釘子開始減少了。就這樣,過了四五個月,這個年輕人的脾氣溫和了很多。這時父親對他說:“以後每當你想發脾氣的時候,你就從椽上取出一個釘子。”兒子又按照父親的說法做了。因為這幾個月來的反思,他的脾氣已經改了很多,平時發火的次數也少了。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將之前釘的釘子全部拔出。因為他一直在以釘釘子和拔釘子的方式消火,這個年輕人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沒有和任何人發過脾氣,周圍的人都說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很容易接近了,自從他脾氣變好後,在做事情上也越來越順利,每每都能將事情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