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古典音樂——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1 / 2)

聽聽古典音樂——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聽聽古典音樂日前,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神經活動與神經生理學研究所通過實驗發現,音樂能影響人類大腦的活動,古典音樂和搖滾樂對大腦活動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古典音樂使人變得更理性,搖滾樂則使人更容易激動。科研人員是在對8位年齡從22歲到47歲、沒有受過專業音樂教育的人進行實驗後,得出上述結論的。8位參與實驗者被安排在聲音絕緣的房間裏,先讓他們聽了10分鍾的莫紮特古典鋼琴曲,又聽了10分鍾滾石樂隊的搖滾樂,然後通過安裝在他們大腦外層的電極來記錄腦電圖。實驗發現,在低頻區,古典音樂能使大腦的活動能力降低;在高頻區,則提高了大腦的活動能力,這種現象還擴散到整個大腦皮層。在弱音和中等音量情況下,大腦的活動能力最佳。科研人員認為,這種變化同人們在聽講、解算術題等活動中大腦活動的變化一樣。而中等音量和高音量的搖滾樂則提高了大腦在緩慢頻率區域內的工作。這種變化與人們在情緒緊張、恐慌時的腦電狀態相似。科研人員由此得出,古典音樂使人變得更理性,搖滾樂則使人變得更情緒化。這一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前人的研究已經大量地證明了音樂能影響人類大腦的活動。音樂刺激能影響大腦某些遞質,如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而且音樂能直接作用於下丘腦和邊緣係統等人腦主管情緒的中樞,對人的情緒進行調節。

此前,美國邁阿密的利茲貝斯曾發表《某些古典音樂對寫作和談論的影響》一文,文中也提到古典音樂能促進認知的程度和加深印象,並且能夠影響被試選擇談論的話題。尤其對於寫作的人來說,背景音樂增加了對消極情感的描寫;但是對於演講者,背景音樂能減少對消極情感的表達。而如果我們把音樂作為一種藝術,作為一種可以為我們世界流傳的藝術,那麼,它仍然是需要思考的。因為這個世界上能夠傳承的,就是人們的思維意識。繪畫、文學、音樂,都是如此。隻有賦予它對於人生、對於生命的思考,才有可能讓另外的人也去體味其中深邃。打個比方來說,維瓦爾蒂的《四季》,我們最熟悉的《春》的那一段,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認為隻有在春天聽才有感覺。因為裏麵所包含的對自然的描寫,就像一幅畫一樣,真實地呈現在人們麵前,那種靈動,那種愉快的心境,就足以讓你覺得你已經在春天的懷抱裏了。很多人覺得古典音樂是沉重的,聽起來很“累”。比如貝多芬的《英雄》、《命運》交響曲,甚至會有壓抑的感覺。其實,隻要我們不去理解貝多芬的沉重和他的命運,更多的是去體會人性的偉大,那麼,我們就可以找到一種力量,一種讓我們對生活始終充滿希望的力量。有了這種感受,貝多芬的音樂帶給我們的就絕不是沉重,而是思想的激勵。古典音樂是一種值得我們思考的音樂,也是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共同擁有的財富。有目的地聽,係統全麵些,有助於從聯係對照中看到音樂長河的全景,領略音樂天地之無比寬廣豐富,這當然比枝枝節節地聽更可取。但這絕不意味著一部音樂史需從頭聽到尾,這是最愚蠢也是最不現實的。在這裏向大家推薦幾位音樂大師的音樂。貝多芬:他繼往開來,一手接下曆史,一手開創未來。欣賞古典音樂從他的作品入手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還有極重要的一點,貝多芬代表了一種最純正的口味,不含一絲庸俗、油滑、沮喪、頹廢,是一個徹底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所以有助於你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音樂美學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