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這些普通人站在飛劍上沒個把靠的地方,又不象宋長庚一樣同飛劍的真氣連成一體,就算是他隻飛十幾米高,也是上去就掉的結果。
不過這樣一變,宋長庚怎麼看自己的飛劍怎麼象是未來的空中飛艇,還是敞蓬地,不過木質飛劍也就是有這個好處。
在太行山中的艱難跋涉,讓這些享受慣了富貴的人們著實吃了大苦頭,尤其是那些女人,都是裹了小腳,行走困難。
後來崇禎實在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妻子女兒走的這麼艱難,他實在是不忍心,不得不拉下臉來開口求宋長庚幫助,他現在有點怵這個神秘的男人。
最後宋長庚讓他同意,以後到南京後會頒發法律,強製命令,不許女人裹腳後,才把她們都帶上飛劍,直接送到無憂穀。
這些人陸續到達無憂穀後,在休養的幾天裏,崇禎下旨封宋長庚為國師,並且讓自己和所有人都拜在他門下做了記名弟子。
他這麼做一是要拉攏宋長庚,畢竟他是親眼見到並親身體驗了他的本領,在這樣的現狀下,有這樣的人不拉攏怎麼行?
另外就是他想為自己的孩子找一條路,他的心裏雖然始終裝著這個國家,但是也有妻子兒女,他要繼續為這個國家拚搏下去。
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另一條安全的路,能快活的過一生,雖然他不知道,修行之路同樣是荊棘遍布,危機四伏。
宋長庚在考慮了一下後就接受了國師的封號,他把無憂門那隻能修煉到先天而不能結丹的法訣拿出來,去掉些威力大法術後傳授給這些人。
並且收了十七歲的長平公主,十五歲的太子朱慈烺、十二歲的永王朱慈炤,十一歲的定王朱慈炯、十歲的昭仁公主五人。
還有十七個資質不錯的宮女,帶來的幾個大臣中,有潛力的三個少年男子為正式徒弟,讓他們留在無憂穀裏修煉。
傳授給他們的就是廣成子天書的副卷,雖然這副卷不象天書那麼神奇奧妙,但也是前人從天書上悟出來的簡化版本。
憑借天書的副卷,修出元嬰是很輕鬆的,如果要飛升,那就要看個人的資質和緣分了,努力是一方麵,還有許多其它的因素。
在修養了幾天後,宋長庚就用飛劍把崇禎和幾個大臣連同幾個近身太監一起,經過中途幾次歇息後,送到了南京城。
因為離開北京的時候,各種衣服,印璽,文書,案冊等東西都被裝到乾坤袋裏帶了出來,所以崇禎他們到達南京後,身份確認和權利交接都很順利。
之後的事情宋長庚就不再管了,他覺得自己做到這一步已經可以了,之後就看崇禎是怎麼做了,他這個曆史的扳道工已經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