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抬得起頭,昂首闊步邁向輝煌 成敗隻在一念之間
有時,成功和失敗隻在一念之間;因此,我們就更要學會謹慎地選擇
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僅僅是你所擁有的想法與方向——有時你離成功隻差一尺的距離,但方向偏了,也會徒費周折;有時隻差一分鍾的時間,但想法歪了,也會讓這種機遇白白溜走。成功與失敗,幸福與痛苦,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有時候就是一念之間造成的,這就在於選擇。關鍵時刻所做出的決定將直接劃分了質的區別。
居安思危或死於安樂,貪圖享樂或勵精圖治,追名逐利或心正胸寬,心生邪念或忠厚端正,這些都是選擇,而往往都在一念之間蹴就,但也許就會讓曆史走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因有足疾,太宗對其過分寵愛。少八歲時,李世民對他的評價是聰明能幹、善良仁德、儲君人選。後即被立為太子,入主東宮。由長孫皇後親自挑選的唐朝大儒張諫之教授其藝,對之寄以厚望。後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間,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現甚好,大臣們有口皆碑,如史書雲:“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太宗對他的表現則更加欣賞。從此以後,凡是太宗離開長安時,都讓太子監國。
然而始料未及,李承乾萌生了奪位之心,又怕因此被廢。故草草順從其嶽父密謀起事。誰知尚未實行就被告發,李世民廢其太子位,曰朽木不可雕,貶為庶人;流放三千裏至黔州,兩年後便抑鬱而死。
如此人生大變,天上人間,李承乾的悲哀,隻是一念之差。前半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群臣為其排憂,母後為其鋪路。連他自己都認為:親信已為我掃平了障礙,父王已為我打下了江山;金銀糧食堆滿了國倉,大統盛世呈現於我,何愁之有!然而給了他一切,卻沒有給他守住這一切的本領。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那將在不久的將來被社會所淘汰;患得患失、斤斤計較,那將在追名逐利中越走越累;道德泯滅、心生邪念,那將會因一念之差偏離為人之道。不懂得做人立世的根本,不懂得一念之間的成敗,反而促使他在安樂窩中衰亡,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死去,更是精神上的毀滅。
這是曆史中血的教訓。轉瞬當今,已有前車之鑒,我們自然不能再如此慘重。然而“一念之間”的選擇對於當今的參考意義依然顯得尤其重要,隻不過是從另一個方麵體現。
選擇就在一念之間,要想獲得成功,首先就得學會選擇。能達到彼岸的道路千萬條,但對每個人而言,僅有一條最佳的路,即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對一個勇於奮鬥的人來說,成功便隻剩下選擇。而選擇在於自知,成功者就是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路,而失敗者則缺乏正確的決斷力,從而背離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在其專著《教育的秘訣是真愛》裏談到成功的秘訣時,說成功就在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