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掌控自己,就要學會規劃自己 950歲,女人何去何從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當年老以後,夫妻共同的生活經曆、多年培養起來的親人般的感情,還有對青春歲月的無限懷念,都讓老年夫妻格外地珍惜對方。老年時代與青年時代比起來,子女獨立成家,親朋好友日見減少,體力智力逐年下降,而心靈卻因為這一生的磨煉而愈加敏感,容易感風傷月,動輒落淚。老伴比任何時候都顯得不可缺少,無比重要。
李女士已經退休三年了,像其他絕大多數熱愛生活的老年女性一樣,她報了老年大學,經常參加合唱、老年舞蹈等集體活動。她把日程排得滿滿的,感覺自己又煥發了第二個春天。然而,她漸漸發現以前對她百般關照的丈夫卻越來越不讓她省心了。每當她興致勃勃地要去參加一些演出時,丈夫總要在旁邊說上幾句風涼話,對於她的建議,丈夫也大多以拖遝、拖延的方式來對待,有時還會惡語相向。起初,李女士以寬容的心態未加理睬,但後來發現自己的業餘活動越來越受到丈夫消極的抵製。她有心鼓勵丈夫也參加一些老年活動,但丈夫早已經對她的那些歌友、舞友們反感至極,肯定是不會去參加的。現在每當她回到家裏,家中總是彌漫著一種對抗的情緒,讓她很苦惱。
許多老年女性朋友可能都會感受到來自丈夫的情感上的依戀和生活上的依賴,這讓她們感到自己的價值。價值感激發人的高層次的心理需要,讓人對尊重與愛有更多的追求,這是退休女性真正的需要之一。所以,李女士經常外出參加活動的行為,既是在追求自己生命的第二個春天,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是在潛意識中追求和驗證著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價值。可以設想,如果丈夫對她的愛好置若罔聞,李女士反而要打探丈夫到底在做些什麼。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隻要你用心去尋找,做自己喜愛的事,把退休後的生活安排得充實,快樂就會伴隨著你。比如聊天說笑,可以使自己的情緒得以宣泄,氣血得以通暢,這樣精神上的失落和生活上的空虛就會煙消雲散;也可以參加下棋、打牌、打麻將等娛樂活動,最好是適當地看書讀報。著名科學家楊振寧認為:讀書不僅增知識、長學問,還能修身養性,防治疾病。他說:“許多疾病大多來源於不良情緒和行為,而讀書則是最佳的心理療法。”另外上老年大學也是退休後“充電”的理想選擇,不但能廣交朋友,還能學到新的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永遠年輕。
55歲以後是女人心髒病的高發期,有人稱55歲是女人的“心危期”。55歲,女人身體的各項功能衰弱,血管比較脆弱,而且容易受損、惡化,修複功能也都比較差,不易康複。雪上加霜的是,女人心髒病突發性和再發性的概率比男人高。本來,55歲正是辛苦了一輩子後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但是可怕的心髒病卻在威脅著你的生命。到那時再後悔年輕時沒有珍惜自己的身體,恐怕就太晚了。
退休後千萬不能消沉、心灰意懶,更不要有窮途末路的想法,隻要你用心去撥開“天空”的那團烏雲,你頭頂的“藍天”就會被夕陽照亮照紅,你的生活就會快樂有趣、富有色彩,心理就會永遠年輕。第二章管理情緒,做自己的情緒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