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下屬的權力賬:做一個卓然自立的領導者 4.駕馭好帶刺的千裏馬(1 / 1)

第二章 與下屬的權力賬:做一個卓然自立的領導者 4.駕馭好帶刺的千裏馬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於企業發展來說,能得一千裏馬當然好,但駕馭千裏馬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千裏馬往往仗著自己才高,就目空一切,恃才傲物,他們誰都看不起,包括自己的上司,這種情況下,領導者必須掌握下屬個性並運用技巧與之和諧相處。

作為上級領導,如果你碰到一種這樣的下屬,他們足智多謀,很有能力和魅力,同時又鋒芒畢露,雄心勃勃,是個難對付的“刺頭”。這種部下常常提出與你相反的意見,而往往又確實能顯示出他們的意見的高明。這使很多領導人對他們左右為難;用他們吧,又難以駕馭,搞不好弄得自己威信掃地,被他們取而代之。不用他們吧,人才難得,很難找人替代他們,不用可惜。

在實際工作中,有這樣一些上司抱著“寧要奴才,不要人才”的想法,對這種有能力的“刺頭”往往倍加壓製,把他們放在不顯眼的位置上,不讓其顯露頭角,以便磨掉他們的鋒芒,讓他們乖乖聽話。其實這種領導是最愚蠢的,因為表麵上他們的權位不受威脅,威信得以維持,但是作為代價的是人才外流,眾叛親離,企業半死不活。領導是企業的代表,企業沒有前途,企業領導的前途又何在?維護個人名望而不顧企業發展,可謂本末倒置。

有個成語叫“水漲船高”。一個企業家如果能夠領悟其中奧妙,那麼他不但不會害怕能力強的部下,而且還能夠駕馭他們。敢於使用強者,不是證明自己更強嗎?

中國古代民間流傳的英雄,如劉邦、劉備、宋江等,比起他們周圍的下屬來說,顯得很無能,可是他們卻成功地駕馭了那些比他們強得多的人才,而他們的“英雄桂冠”又恰恰是借下屬的英雄業績得來的。請問,若沒有一百零八將,宋江憑什麼威震山東?若沒有諸葛亮及關、張等人,劉備又何以獨霸一方?部下是水,領導是船。部下能幹則企業興旺,企業興旺則企業家光榮,即使不說“領導有方”,至少也可以說“用人得當”,這不是順理成章之事嗎?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帶“刺”的人才確實比較難用,但絕對不能說不能用,問題看你采取怎樣的用法。你可以像張士貴用薛仁貴、蔣介石用張學良那樣,既要用又要壓,出力是你的,功勞是我的;一旦打了敗仗,原因雖在我,責任由你擔。但這種做法可能要翻船,同時人才也不會再為你出力。與其這樣,倒不如放手使用,充分信任,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賦予他們權力,失敗了由自己承擔責任,成功了功勞歸於他們。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一個企業領導若能做到這些,那些能力強的部下不但不會“壓主”,反而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其領導。實際上,當下屬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時,不但不會降低領導者的威望,反而會提高其威望。“大海低方能納千穀之流”,對於能力比自己強的人,你忍讓一點,尊重他們,反而能令其心服口服,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投奔,最終是人才濟濟,事業發達,至於個人名望,當然也就隨之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