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援-6(3 / 3)

一片暗流湧動、令人幾乎窒息的趁機後,隻聽,還是左穀蠡王的聲音,再度打破了帳內的鴉雀無聲:

“木朵那,脫塔拉剛剛所說的,你怎麼看?”

此刻,左穀蠡王雖然看向木朵那時依舊麵帶平靜的微笑,但是,隱約之間,卻也似乎暗暗帶有幾分質詢的語氣。

“啟稟左穀蠡王殿下,這些漢軍的軍情,木朵那是從羌人那裏知道的。”

“羌人——?!”

這一答複,著實讓帳內的眾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而木朵那則緩緩地開始說道:

“正是。大王或許已有耳聞,木朵那試圖偷襲漢軍後隊的輜重糧草,曆經幾番波折,最終即將得手之際。便是突然出現的羌人,導致功虧一簣、前功盡棄。不僅大部分人馬、包括我的親弟弟阿樸紮也死於亂軍之中。。。”

說到此,木朵那似乎頓時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悲痛之情,忍不住低下了頭,眼前似乎再次浮現起那日無數部眾,在漢軍車陣之外,倒斃於羌人屠刀之下的慘痛一幕。。。片刻過去,在終於將其再次勉強壓抑住後,木多那這才深深歎了口氣,但仍陰沉地低下頭,繼續回憶著說道:

“自慘敗之後,木朵那除了收攏僥幸逃出的少數殘部之外,為贖回弟弟阿樸紮的屍首,特秘密派親信,暗中找到那些羌人,願以重金相贖,而羌人果然滿口答應。在下見羌人雖相助漢軍,表麵上甘願為漢廷所驅使,但卻並非真心相助漢人,更希望背地裏兩麵三刀地在我匈奴與漢廷之間都能撈些好處。於是在下便傾其所有,拿出全部的家當財寶與細軟,不僅換回了阿樸紮的屍首,令其得以安息,更一同從羌人口中,換回了這些留守漢軍的重要軍情,作為來日一雪前恥、向漢軍報仇雪恨的本錢!”

“嗯。。。”

聽到此處,方才一直默默傾聽的左穀蠡王,不禁也輕輕歎了口氣,仿佛感同身受一般,又仔細上下打量了一番木朵那身上那不僅沾有血汙、且已略顯破舊的衣袍,抿了抿嘴唇,在頓了頓後,輕輕地將手中一直把玩的那枚棋子,放入了一旁的棋盒之中,而後,轉而朝著侍立一旁那年輕漢子吩咐道:

“都昆,記得回頭準備幾件符合身份的像樣衣袍,給右骨都侯大人送去。”

而那名叫都昆的年輕匈奴漢子立刻轉身點頭答應道:

“是,舅舅。”

原來,這年紀輕輕的匈奴漢子乃是左穀蠡王的外甥,難怪地位不俗。

而在已然十分明確木朵那已躲過一劫、甚至很可能在今後將得到左穀蠡王重用的情況下,脫塔拉的下場當然是不言自明。於是,那名叫都昆的漢子,有些詭異地笑著看了看已幾乎癱倒在地的脫塔拉,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地又緊跟著追問了一句:

“那,舅舅,這個油膩膩的家夥。。。您看該怎麼處置?”

而左穀蠡王則連看都懶得看那已無用處的脫塔拉,看著似乎目光中躍躍欲試的都昆,隨意地揮了揮手,“交給你了,帶下去吧。”

“饒。。。命啊!求您手下留情,饒脫塔拉一命吧!”在都昆暗自得意的目光示意下,旁邊兩個賬內侍衛立刻上來,抓住了伏在地上不斷磕頭求饒的脫塔拉,跟著昂首闊步走向帳外的都昆,伴隨著脫塔拉不住的哀求,一齊將其硬生生拖了出去。

而望著脫塔拉被拖拽出去的身影,一旁木朵那的表情似乎有些複雜,也不知究竟在作何感想。更不知道,等待著脫塔拉的,究竟會是怎樣的處置。。。

與此同時,隨著脫塔拉的聲音漸去漸遠,左穀蠡王那平靜而又低沉的聲音也再度響起,猛然提醒了有些失神落寞的木朵那,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著自己:

“木朵那,本王此次對你既往不咎,並給你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助我重奪西域失地,你可莫要讓本王失望。。。否則。。。”

左穀蠡王話雖然沒有說全,但是個中意味,不言自明。如果把這次重奪西域的大計搞砸了,恐怕自己的下場隻會比那脫塔拉更慘。

倒吸一口涼氣之餘,木朵那立刻恭敬地彎腰施了一禮,鄭重答道:

“左穀蠡王的大恩,木朵那肝腦塗地、沒齒難忘!在下定不辜負大王的期許,願赴湯蹈火、助大王一臂之力!”

“既然如此,如今有本王所率兩萬人馬在此,對於如何消滅竇固留下的那些礙眼的漢軍,右骨都侯定然已是成竹在胸了。本王現在就很想聽一聽,號稱足智多謀的右骨都侯,會有何高見?”

“承蒙左穀蠡王的謬讚,”木朵那再度欠一欠身,似乎是終於到了這一刻,隨著慢慢抬起頭,兩眼之中也已再度燃起了壓抑已久的複仇火焰,隻聽其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關於如何拔除金蒲城和柳中城這兩個眼中釘,在下的確已經為此想出了一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