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課 他們都曾經黑過
1.羅斯柴爾德知道了
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親率法國大軍與英國將軍惠靈頓率領的反法聯軍在比利時滑鐵盧展開了激戰。傍晚時分,反法聯軍的援軍及時趕到,而拿破侖的援軍一個未到,戰場形勢立即發生逆轉,反法聯軍大舉反攻,法軍全線潰退,敗局已定。
誰也沒有注意到,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英國人悄悄撤離了戰場,他騎上快馬奔向布魯塞爾,然後轉往比利時的奧斯坦德港。抵達港口時已是深夜時分,英吉利海峽風急浪高,但羅斯伍茲顧不了這麼多,他找到一個水手,以2000法郎的高價讓水手連夜渡他過海。6月19日清晨,當羅斯伍茲順利登上英國福克斯頓附近的海岸時,他的老板內森?羅斯柴爾德早已等候多時。羅斯柴爾德快速打開羅斯伍茲遞過來的信封,迅速看完信,然後策馬直奔倫敦股票交易所。
羅斯柴爾德何許人也?他是個很有商業眼光的人,滑鐵盧戰役還在醞釀階段,他就意識到這場戰爭不僅軍事意義重大,對金融界的影響也同樣深遠。如果拿破侖得勝,法國就會主宰歐洲,英國公債勢必大跌;相反,如果惠靈頓獲勝,英國就會主導歐洲,英國公債就會大漲特漲。為確保第一時間獲得準確情報,進而大發戰爭財,在大戰前夕,羅斯柴爾德不惜花費重金,派遣多名情報人員趕往滑鐵盧,不斷把前線戰況及時送回英國。
羅斯柴爾德急匆匆趕回倫敦股票交易所後,和他持同樣心理的投資者們立即安靜了下來。沉默片刻,羅斯柴爾德向早就守候在那裏的家族成員一個眼色,大家心領神會,立即撲向交易台,大量拋售英國公債。
人群頓時騷動起來,有人交頭接耳,有人跟著羅斯柴爾德有樣學樣,更多的人則持觀望態度。隨著相當於數十萬美元的英國公債被羅斯柴爾德等人拋向市場,公債價格開始下滑,接著更大的拋單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債的價格開始崩潰。有人叫道:“羅斯柴爾德知道了”“羅斯柴爾德知道了”“威靈頓戰敗了”……隨後,所有人像觸電一般醒過味來,爭先恐後地狂拋英國公債。短短幾個小時,英國公債已成為垃圾一片,票麵價值僅剩下原有的7%。
這時,羅斯柴爾德再次對家族成員一個眼色,大家立即停止拋售,轉而買進可以買進的每一張英國公債。
直到3天後,英軍在滑鐵盧得勝的消息才傳到倫敦。而此時的羅斯柴爾德因為持有大量英國國債,已經成了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由此開始,羅斯柴爾德家族迅速積累起了多達70億美元的財富,成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家族。所以曆史學家們說,滑鐵盧戰役的最大贏家不是英國將軍惠靈頓,也不是英國政府,而是羅斯柴爾德,他的金融王朝是建立在數十萬陣亡將士的屍骨上的。但英國政府卻對此無話可說,畢竟在整個交易過程中,羅斯柴爾德一句話也沒說過!
財富箴言
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並不是因為缺少機遇,而是因為不善於把握機遇。
股市本身並不產生利潤,總有一部分人在賺,一部分人在賠。
2.借據上寫的是“考爾貸款”
梅裏特兄弟是德國移民,在美國密沙比定居後,二人辛勤工作、謹慎經營,最終積攢起了一筆錢。後來,他倆意外發現,密沙比其實是一座建在礦山上的城市。於是,兄弟倆先人一步,成立了一家鐵礦公司,迅速將密沙比最好的礦脈收購到自己囊中。
這下惹火了洛克菲勒,因為他也發現了這個鐵礦,並對它垂涎三尺,隻是因為他下手慢了那麼一點點,結果被梅裏特兄弟拔得頭籌。
洛克菲勒不甘心失敗,他耐心等待時機,決心得到這個鐵礦。
1837年,大蕭條籠罩全美,市麵銀根告緊,梅裏特兄弟的鐵礦公司同許多公司一樣,也陷入了危機之中。兄弟倆愁眉不展,苦思多日仍無良策。正在此際,本地的一個牧師闖入了梅裏特兄弟的生活。一天,在和牧師閑聊過程中,兄弟倆不自覺地談到了現在的經濟危機,並說自己的鐵礦公司也陷入了危機之中,資金周轉不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