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治理天下:休養生息與亂世重典 朱元璋是個好皇帝(1 / 1)

第八部 治理天下:休養生息與亂世重典 朱元璋是個好皇帝

朱元璋這個人,身上有很多缺點,往往被後人詬病。

比如他性格暴烈,殺人如斬瓜切菜,論殘殺的狠毒,沒有誰能比得上。朱元璋在處置貪官汙吏時,往往不遵守《大明律》的規定,受自己情感好惡影響,經常出現輕罪重判,無罪枉判的現象。他可以輕率地給那些官員加個罪名就處死、抄家,很少留情。

但在朱元璋身上,也有很多閃光點。比如他執法如山、鐵麵無私。在嚴懲腐敗的時候,從來都是從嚴律己,罰不避親。

朱元璋親自審訊處置了許多重大的貪汙案件,不僅殺曾立過大功的貪官,就連自己的親屬也殺。他的親侄兒朱文正從起義初期就跟隨他,立有顯赫戰功,官拜大都督,在鎮守江西期間,貪聲色,驕侈荒淫,朱元璋先將其免職,後又將他殺掉。

兒子晉王將出土文物占為己有,大修別墅宮殿,大選美女以供娛樂。朱元璋將他逮到京城,要將他斬首,因皇太子跪泣求情而赦免。

駙馬都尉歐陽倫收受賄賂,偷運私茶到邊境販賣,也就是走私,朱元璋下令將歐陽倫處死。——這些鐵的事實,足以說明朱元璋何等大義滅親!

更難得的是,朱元璋這個皇帝,還很節儉。

擊敗陳友諒後,其宮內有張鏤金床,有人勸朱元璋享用。朱元璋將鏤金床砸毀,說此床與昏君孟昶的七寶溺器一樣。他這是以陳友諒父子窮奢極欲終取敗亡為例,時刻警醒自己,告戒臣僚。

建立王朝之後,朱元璋宣布,宮中不再設女樂。他令儒士將古代無道昏君的劣跡編輯成書,供他閱讀,以便“知其喪亂之由,以為之戒耳。”每逢地方遇特大災害,朱元璋與皇家的人都吃一餐麥飯和野菜,以表與民同甘共苦。

按慣例,皇帝使用的車輿、器具等物,應該用黃金裝飾,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銅代替。主管的官員報告說用不了很多黃金。朱元璋卻說,他不是吝惜這點黃金,而是提倡節儉,自己應作為典範。——對這樣會過日子的好皇帝,老百姓真要感激涕零了。

朱元璋他不僅自己節儉,要求自己的大小老婆們節儉,對其他人也是如此。

有一天,他看見一個宦官穿這新靴子在雨中走路,立即將那個宦官惡狠狠地臭罵了一頓。後來有個舍人穿這一套價值五百貫的新衣服,朱元璋也看他不順眼,立即讓他脫下來。

朱元璋的禦書房甚是簡樸,除了書案,隻有一架大理石屏風,上麵用楷書大字題詩一首: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總為戰爭收拾得,卻因歌舞破除休,堯將道德終無敵,秦把金湯可自由?試問繁華何處在,雨花煙草石城秋。

這是唐人李山甫的《上元懷古》,文字淺白,寫得並不好,朱元璋卻在建宮之後不久便親筆書題寫了這首詩,朝夕吟誦,為的是要時時引起自己的警惕。

他在應天修建宮室時,工匠呈圖樣審閱,他把圖紙中凡注明雕琢考究的部分用筆刪去。隻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牆上畫了許多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

朱元璋的皇帝當得非常辛苦,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辦公,一直到深夜。沒有假期,也沒有娛樂。他體力充沛,精力過人,事必親躬,無遺巨細,幾乎從不知道休息。

有人統計,他平均每天要批閱二十餘萬字奏章,處理四百二十三件事。此外,他還要每天上朝接受麵奏,接見各地來京上告的耆民,處理百姓擊登聞鼓直接告狀的事,定期接見朝覲的官員,真可以說是日理萬機。

朱元璋曾說,我自即位以來,經常以勤奮努力勉勵自己,天沒亮即臨朝,太陽偏西才回宮;夜裏想著天下大事,睡不安穩,就披衣起床,繼續辦公。

朱元璋絕對是個工作狂,他常常吃著飯就停下來,想起一事,就寫在紙條上,貼在身上,因此他穿的衣裳往往貼滿了條子,就像渾身長滿了羽毛。在他的後宮和殿堂的牆上,也都貼滿了條子,事情辦完後才取下。

大權獨攬,勤奮辦公,這正是有理想,有使命感的表現,也是自負的表現!

朱元璋認為,自己身為“人君”,有一種責任——他說:“人君日理萬機,怠心一生,則庶務壅滯,民無所賴,貽患不可勝言。”最重要的是“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決於此,甚可畏也。安敢安逸!”從這番話可以看出,他的追求與誌向就是以救民自任,以聖人自期:他想要做大禹、周文王那樣的聖人,而以元朝末年皇帝的驕奢淫逸為戒。

點評

朱元璋是一個少有的勤政皇帝,他體力充沛,精力過人,事必親躬,無遺巨細,幾乎從不知道休息。早年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煉使他不畏繁劇,而支持他的,還有他自己認定的身為人君的責任。朱元璋打江山,戎馬倥傯;明朝建國,百廢待興。天下庶務,總於一人,非有過人精力,無法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