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5.尊重別人就是取悅自己(1 / 2)

第四部分 5.尊重別人就是取悅自己

豁達開朗之人比較寬容,能夠對別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為以至他們的宗教信仰、種族觀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輕易把自己認為“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於別人。他們也有不同意別人的觀點或做法的時候,但他們會尊重別人的選擇,給予別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權利。

5.1都在進步

進步的表現是什麼——有時候進步是通過犯錯表現出來的。因為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去改正時常會犯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樣的錯誤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有一位參加美國公共關係卡耐基訓練班的學員,把寬容的原理運用到自己的家庭,使得家庭關係十分融洽。

一天,他妻子請他講出自己的6條缺點,以便她改進而成為更好的妻子。

這位學員想了想說:“讓我想一想,明天早晨再告訴你。”第二天一大早,學員來到鮮花店,請花店給妻子送6朵玫瑰,並附上一張小紙條:“我實在想不出你需要改變的6個缺點,我就愛你現在這個樣子。”當這位學員晚上回到家時,妻子站在門口迎接他,她感動得幾乎要流淚。從此,他認識到寬容和讚賞的力量。

寬容別人的錯誤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國際旅館業大王希爾頓,對犯錯誤的部下總是習慣地說:“別難過,這點小錯誤算得了什麼!我在年輕時犯過比這更大的錯誤。我認為,有錯誤就表示一種進步,表示你正在努力地工作。隻有什麼事都不做的人才能完全避免錯誤。”

5.2你可以自由

你可以自由,在行動上,在思想上,在情感上,在金錢上去實現。

一位作家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市場上,果販遇到了一位難纏的客人。

“這水果這麼爛,一斤也要賣25美元嗎?”客人拿著一個水果左看右看。

“我這水果是很不錯的,不然你去別家比較比較。”

客人說:“一斤2美元,不然我不買。”

小販還是微笑著說:“先生,我一斤賣你2美元,對剛剛向我買的人怎麼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這麼爛。”

“不會的,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就要賣5美元了。”小販依然微笑著。

不論客人的態度如何,小販依然麵帶微笑,而且笑得像第一次那樣親切。

客人雖然嫌東嫌西,最後還是以一斤25美元買了。

有人問小販何以能始終麵帶笑容,小販笑著說:“隻有想買貨的人才會指出貨如何不好。”

小販完全不在乎別人批評他的水果,並且一點也不生氣,不隻是修養好而已,也是對自己的水果大有信心的緣故。我們有時還比不上小販,有人說我們兩句,就已經氣在心裏口難開,更不用說微笑以對了。而且在生活中批評指責我們的,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和最好的朋友。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和“忠言”都非常有利於我們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