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2.備足上路的“精神麵包”(3 / 3)

有一位美國女士在海邊散步,發現海上有一艘私人帆船情況很危急,便立刻和救援人員聯絡。等大家將船安全救上岸,這位女士才發現船上有她的丈夫。

沒有人可以遺世獨立。我們是不是應該養成關懷陌生人的習慣?也許當你關懷陌生人的時候,也恰恰幫助了你自己。

2.5把幸福分給別人

當你沉浸在幸福中時,不要忘記把它分給別人,這樣你會更加幸福。

如果有一個人有充足的理由去抱怨他的不幸的話,這個人就是海倫?凱勒。海倫出生時便是聾、啞、盲者,她被剝奪了同她周圍的人進行正常交流的能力,隻有她的觸覺,能幫助她把手伸給別人,體驗愛別人和為他人所愛的幸福。

但是,由於一位虔誠而偉大的教師向海倫伸出了友愛之手,這位既聾、又啞、又盲的小姑娘終於成了一個歡樂、幸福和成績卓越的女人。海倫小姐曾經寫道:

“任何人出於他的善良的心,說一句有益的話,發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為別人鏟平粗糙不平的路,這樣的人就會感到歡欣,這是他自身極其親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終身去追求這種歡欣。”她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不知感動了多少人,又幫助了多少人。

海倫?凱勒正是同別人分享了優良而稱心的東西,從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快慰和收獲。

適當的心理暗示和鼓勵常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取得驚人的成績。你把幸福分給別人,你的幸福就會更多。你分享給別人的東西愈多,你獲得的東西就越多。

2.6無悔地伸出你的手

伸出你熱情的雙手,去幫助身邊需要你幫助的人吧,你不會為此後悔,因為從中你會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

一個樂於助人的青年遇到了困難,想起自己平時幫助過許多朋友,他於是去找他們求助。

然而對於他的困難,朋友們全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真是一幫忘恩負義的家夥!

他怒氣衝衝,異常憤怒,無法自己排遣,百般無奈,便去找一位智者。

智者說:“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卻把好事做成了壞事。”

“為什麼這樣說呢?”他大惑不解。

智者說:“首先,你開始就缺乏識人之明,那些沒有感恩心的人是不值得幫助的,你卻不分青紅皂白地幫助,這是你的眼濁;其次,你手濁,假如你在幫助他們的時候同時也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不致讓他們覺得你對他們的幫助是天經地義,事情也許不會發展到這步田地,可是你沒有這樣做;最後,你心濁,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不要時時覺得自己在行善,覺得自己在物質和道德上都優越於他人,你應該隻想著自己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窮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你幫了別人,應該這樣想:是上帝借著你的手幫了別人,一切歸於上帝,不要歸於你自己。”

願意幫助別人,並在需要的時候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幫助,可以說是人之常情;而真正豁達睿智的人,卻善於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會一味抱怨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