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像一座雄偉的豐碑一樣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不僅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數百年來,它穿越時空,至今仍是家喻戶曉、千古傳誦的經典作品,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誌通俗演義》,又稱《三國誌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誌傳》等,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生於杭州,祖籍太原。《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曆史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作者根據有關三國的曆史、雜記、逸聞軼事等豐富資料,通過在戲曲、平話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加工、豐富、提高,巧妙吸收了群眾藝術的營養,又考據史實,創造性的把紛亂的三國曆史按年代、事件、人物有層次地組織起來,寫成這部巨著。

《三國演義》的內容,描寫的是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近百年的曆史故事。開篇寫的是東漢末年統治階級昏庸、腐敗造成的社會總危機,人民生活無著落,紛紛起來反抗,形成以張角為首的農民大起義。接著寫了董卓的惡毒凶殘,引起了其他軍閥的不滿,十七鎮諸侯聯合起來對他聲討。董卓被殺,曹操當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力量,並進兵江南。孫、劉聯合抗曹,赤壁一戰打敗了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麵。自此魏、蜀、吳三國互有戰爭,也各有勝負,最後西晉滅蜀、伐魏、滅吳,複歸一統。

當前,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為此,青少年朋友們需要做好準備,從素質的培養、性格的塑造、心理承受力的加強到思維方式的形成、智力的開發以及意誌的鍛煉,都是需要提高和完善的。而閱讀,尤其是閱讀名著,是一個能迅速並且有效地增強青少年人生修養和知識儲備的方法。基於這一點,我們從《三國演義》一書中抽取出25個具有教育與啟迪意義的故事,進行了巧妙的譯釋和再解讀,在盡可能保留原著風格的基礎上,著重於凸顯故事的勵誌性。

作者以勵誌為主、以解讀故事為副的形式對《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進行再解讀,以這些故事中隱藏和包含的最閃光、最經典的,超越時空的人生哲理和處世哲理來指引青少年朋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處世觀。

書中所選取的這25個故事通俗易懂,恰到好處的改寫和提煉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勵誌性,便於青少年朋友深刻地了解故事內容。同時,也便於家長在輔導孩子閱讀名著的時候,對孩子進行勵誌教育。這是一套不同於其他類似的名著解讀的書,非常值得一看。

本書專為青少年讀者精心改編,故事情節生動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勵誌性強。希望這套書能讓孩子們開闊視野,激發想象力,提高孩子們的欣賞品位,增加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在閱讀和解讀本書的過程中,得到精神的陶冶,從而提高、完善自己。願借助本書引導孩子們將讀書與思考、做人與處世很好地結合起來,讓他們能在生活中實踐自己從書中所領悟到的知識,這是作者寫此書的目的。

真心預祝每一個青少年朋友都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汲取精神養料,拓展知識麵,早日成為有利於社會和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