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讓腦袋富有起來 1富有是因為腦袋富有
普通人士:人往往關注眼前的財富,以現有財富的多少來判斷一個人的富有程度。
成功人士:財富隻是暫時的,隻有頭腦富有,才能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人們常以現有財富的多少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富有,看到別人很有錢,就投以羨慕的眼光,甚至恨自己沒有投胎在富人家裏,過著有錢有勢的生活。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其實一個人的富有是因為他腦袋的富有。一個腦袋富有的人,即使現在還一無所有,但他腦袋中裝著的創業理念和創業門路會逐漸把他推向成功。像比爾·蓋茨、李嘉誠等超級富豪,都是靠一個富有的腦袋白手起家。同樣一個腦袋空空,不思索事業的人,就算父母留給他一座金山,也終究難免成為富不過三代的紈絝子弟。
記得有一家銀行推出信用卡的銷售廣告:“真正的財富不是口袋有多少錢,而是腦袋有多少東西。”的確如此,富有的人是因為腦袋富有,貧窮的人是因為腦袋貧窮。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想過怎樣去富有,雖然世間充滿商機,但這一切他都看不見,那成功自然都與之無緣。而一個人如果腦袋富有,並努力實踐,就算他現在口袋裏沒有多少錢,但他一定能找到賺錢的門路,會一步一步地蛻變成富翁。
美國石油大王保羅蓋蒂曾作過一個大膽而有趣的假設:將全世界的現金及產業全部混合在一起,然後平均分給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他預言:不出半小時,這些財富均等的人的經濟狀況就會發生明顯的改變——有人因沒有能力保衛財產而喪失了到手的一份;有人會因賭博而輸光家產;有人會因盲目投資而受騙上當……正所謂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財產在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模式中開始再分配。這樣,不出3個月,貧富懸殊的狀況,就會接近平均分配前的水平!
如果這種假設成立,不管是命運也好,機遇也好,自然法則也罷,至少說明了一個事理:人生的得失成敗與人的思想觀念緊密相關。如果本身是扶不起的阿鬥,那麼再大的家底也會被揮霍一空;如果是勵精圖治的實幹家,則肯定會千金散盡還複來。
口袋裏的錢隻能代表你的現在,而頭腦的貧富才是決定你未來財富的關鍵。很多人覺得別人的成功主要靠機遇,自己的失敗主要因自己時運不濟,命途多舛。其實如果去關注一下平凡人和成功人士的腦袋,你會發現他們的命運不是上天的特意安排,而是他們不同的腦袋決定了他們不同的人生軌跡,而不同的人生軌跡決定了他們不同的命運。如果去問一個平凡的人:你想去做什麼?他常常會表現得很茫然,因為他沒有想過去找路子,就算想過了也會因顧慮與畏縮把念頭打消掉。而成功人士則不同,他會給你看到他很多新穎的想法,能從社會中找到許多商機,因為他的眼睛每天都在搜索機會,腦袋每天都在思考發財的門路,將一個個想法演化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