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如果麻煩困擾了你,也許那隻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大大方方把“借”字說出口(1 / 2)

第十三章如果麻煩困擾了你,也許那隻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大大方方把“借”字說出口

就大多數人而言,伸手向人借錢似乎是一件難堪的事。於是,好多人在向別人借錢時,都不好意思開口。其實,借錢也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隻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能大方說出來。

通常人們在向別人借錢之前,都會先做一番充分的心理準備,包括如何鋪墊,如何轉折,如何巧妙地過渡到借錢的話題上等,可是當真正麵對要向他借錢的那個人時,卻覺得最緊要的那句話重若千鈞,好多話到嘴邊都又咽了回去。結果,到最後跟人家道“再見”了,還沒有提到借錢的事。

有些人則有他們的“高招”。他們向人借錢時,竭力掩飾自己缺錢的真相,總要編出一些“體麵”的借口,比如“某某借了我的錢到了期還沒還我”;“我銀行裏有錢,但取款不方便,先向你借一點,過幾天領了薪水還給你”;“這次出門錢帶少了”等。目的都是在於表明自己錢是有的,隻是臨時出了點小狀況。

張嘴求人借東西,這口實在是不好開。但是,如果你能夠從借者的角度考慮,並通過語言消除他的顧慮,那麼難事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1說話要用商量的語氣

向別人借東西時,語氣一定不要硬,更不能說些傷人的話,要知道你是有求於人。比如,你的孩子患病住院了,你手頭又缺錢,隻能向別人借,這時你就可以說:“我的孩子病了,還缺住院費800元,不知您手頭寬裕不寬裕?下月開工資我就還您。”用這種商量的口氣,隻要對方不是鐵石心腸,手裏又有錢,就不會不幫忙的。

但有些人則不注意這一點,向人借錢時說:“誰不知你存了幾萬元,借我一點兒錢還不是牛身上拔根毛。”諸如此類的話,在與熟人打趣時,說說還不要緊,但在借東西時這樣說,人家是不願聽的。所以,借東西時說話一定要用商量的語氣,這樣才能使對方感到你有求於他,並且尊重他,他才肯幫你。

2借別人東西時,一定要說明歸還時間,而且要準時還給人家

比如,你與同事一起去商店,看見了一條新式裙子,你想買下來,剛巧手裏錢不夠,你就可說:“小王,你先借給我200元錢好嗎,等回去我就讓我女兒給你送去。”

說明了歸還時間,使人家感到借出去的錢有了保障,所以會放心地借給你。

3要誠實

向別人借東西要說實話,不能為借得容易而編假話騙人。比如,你借錢時明明近日還不了,為了使人家樂意借,就說過幾天就還。結果不能如期歸還,人家就會把你看成不守信用的人,下次再借可就難了。而且借東西時不要隨便改嘴,開始說借1000元,等人家答應了又說借2000元,這會使借主感到為難的。

4借不到時,不要說氣話

向人借東西,總有不能如願的時候,不能因為人家不借給你,你就說出不禮貌的話。比如,你向人借自行車,人家說:“對不起,自行車不能借你用,等會兒我要外出。”你就不要說“怎麼這麼巧,我來借時你要用”之類的話。否則,就會大傷和氣。你在借錢不成時,如能對人家說“我知道你手頭也不寬綽,我再到別處看看”,這話就讓人覺得你能體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