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笈二非凡的氣質 八、鼓勵男孩“你能行”
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揮80%~90%。——威廉·詹姆斯
1鼓勵是男孩前進的動力
鼓勵通常伴隨著父母一定程度上的激勵,父母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和辦法來激發、引導孩子去創造更高的價值,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往往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導他們做出選擇也許是一個很小的事件,也許是生活中一個不起眼的細節,也許是幾句不經意的話,也許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卻讓人印象深刻的行為。可是在這些小事件、小細節、小行為的影響下,站在十字路口的人就會打上記憶的深深烙印,逐漸形成好的品質,從而走上不同的人生路徑,造就不同的人生風景。
在孩子的眼裏,父母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父母說什麼他們就會信什麼,父母教什麼他們就會記什麼。當孩子帶著一顆單純得透明的心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求知的渴望,他們對父母有著一種天然的信任,父母說那是花鳥、樹木,他們就會認為那就是花鳥、樹木,父母說天是藍的、水是綠的,他們就會認為天是藍的、水是綠的。如果父母將黑的說成白的,將紅的說成綠的,他們也會毫不懷疑地認為那黑的是白的,那紅的是綠的。
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父母所給予的信息是直接的,父母的生活態度和言行舉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都是孩子們向這個社會學習的最早教材,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一麵鏡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奠定什麼樣的生命品質,直接決定著這個孩子的一生是否過得美好、幸福。
父母以自己的人格培育下一代的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養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別美與醜的能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教育。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漫長的學習生活,父母便成為他們人生路中重要的領路人,父母的品質和人格將會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也許會成為推動他們前進的一種力量,如果是愛的力量,會將他們送進天堂,如果是邪惡的力量,也許會將他們推進地獄。
一個健康的孩子是在父母的熏陶、激勵下茁壯成長起來的,有了如此“偏愛”的環境,孩子們就會看到新生命的一線曙光,並在陽光的照耀下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從此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因為好奇,因為“性本善”,他們嚐到了家長的獎勵,自會“奮勇當先”,出色地完成大人們吩咐的任務。也許我們的獎勵是微不足道的,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正是給予自己被首肯的絕佳“良機”。孩子們就是在這樣激勵的鞭策下,繼而成為對社會大有作用的建設型人才的。
生活中我們總能夠看到很多身陷囹圄的少年犯,他們大多因為在人生岔口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獲得啟蒙而誤入歧途。青少年時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期,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我們不能薄待上天遣來的“天使”,因為你的輕視會背負人類的重責,從而貽誤了他們的人生良機。
當初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做出怎樣的努力,今天就會收獲到什麼樣的果實。人的行為、習慣、品質、人格等,形成了人的最終命運。一位學者說:“造就一個人,或者毀掉一個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激勵是促成孩子得到良好教育、形成優秀品質的重要手段。
古希臘有個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哲學家當時是很崇高的職業,因此有很多年輕人來找蘇格拉底學習。
一天,來了一個年輕人,他想要學習哲學。蘇格拉底一言不發,帶著他走到一條河邊,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裏。年輕人起先以為蘇格拉底在跟他開玩笑,並不在意。結果蘇格拉底也跳到水裏,並且拚命地把他往水底按。這下子,年輕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拚盡全力將蘇格拉底推開,爬到岸上。
年輕人不解地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這樣做,蘇格拉底回答道:“我隻想告訴你,做什麼事業都必須有絕處求生那麼大的決心,才能獲得真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