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能力26練就一副火眼金睛:看透他人的能力(2 / 3)

但是這種時候也不宜說話過多,避免正麵交鋒,而應另擇時間,開誠布公地與下屬交換意見,這樣就可以圓滿解決與下屬的這種低潮關係,主管的好形象就樹立起來了。

毫無表情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極端的不關心,另一種是根本不看在眼裏。

例如,這裏在談話,有人就很茫然地看到這邊來,表現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樣,這就是一種根本不看在眼裏的表情,這有可能代表的是一種好意。尤其是女性,倘若太露骨地表現自己的好意,反而不妥,不如就顯現出一種近乎漠不關心的表情來。

2.憤怒悲哀或憎恨至極點時也會微笑

這種情況眼光表情不同,通常人們說臉上在笑、心裏在哭的正是這種類型。縱然滿懷敵意,但表麵上卻要裝出談笑風生,行動也落落大方。

人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覺得如果將自己內心的欲望或想法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無異於違反社會的規則,甚至會引起眾叛親離的現象,或者成為大眾指責的罪首,恐怕受到社會的製裁,不得已而為之。

由此可見,觀色常會產生誤差。滿天烏雲不見得就會下雨,笑著的人未必就是高興。很多時候,人們把苦水往肚裏咽著,臉上卻是一副甜甜的樣子。反之,臉拉沉下來時,說不定心裏卻好像灌了蜜似的。

如果說觀色猶如察看天氣,那麼看一個人的臉色應如“看雲識天氣”般,有很深的學問,因為不是所有人所有時間和場合都能喜怒形於色,相反是“笑在臉上,哭在心裏”。“眼色”是“臉色”中最應關注的重點,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於我們現人於微,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內心意圖洞若觀火。

主人一麵跟你說話,一麵眼往別處看,同時有人在小聲講話,這表明剛才你的來訪打斷了什麼重要的事,主人心裏惦記著這件事,雖然他在接待你,卻是心不在焉。這時你最明智的方法是打住,丟下一個最重要的請求告辭:“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擾了,過一兩天我再來聽回音吧!”你走了,主人心裏對你既有感激,也有內疚:“因為自己的事,沒好好接待人家。”這樣,他會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來補報。

自省:善於捕捉“弦外之音”

一個人的言談在很大程度上能體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言談的內容和方式往往是他品性和才智的表現。言談能告訴你一個人的地位、性格、品質及至流露內心情緒,因此善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人內心的思想,有時會不知不覺在口頭上流露出來,因此,與別人交談時,隻要我們留心,就可以從談話中深知別人的內心世界。

明洪武初年,浙江嘉定安亭有一個名叫萬二的人,他是元朝的遺民,在安亭郡堪稱首富。一次,有人自京城辦事歸來,萬二問他在京城的見聞。這人說:“皇帝最近做了一首詩。詩是這樣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披被。’”萬二一聽歎口氣道:“唉,跡象已經有了!”他馬上將家產托付給仆人掌管,自己買了一艘船,載著妻子,向江湖泛遊而去。兩年不到,江南大族富戶都分別被收繳了財產,門庭破落,唯有萬二逃之於外。

這說明,分別判斷人的言語,善於捕捉“弦外之音”,是洞察人的心理奧秘的有效方法。從一定的意義上說,言語是一種現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質。現象是表現本質的,本質總要通過現象表現出來。言語作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現,有的是直接明顯的,有的是間接隱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對於那些直接表達內心動向的語言來說,每個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際交往,就是以這種語言為媒介進行的無須贅述。而那些含蓄隱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現心理動向的言語,就不是每個人均能理解,人與人的差別,大多也就發生在這裏。這裏創造思維的用武之地。若能夠知一反三、觸類旁通,反過來想想,倒過來看看,增加點參照物,減少些虛假的東西等等,最後透過言談話語,發現人的深層動機,那就說明,你比別人聰明得多。而這種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語判斷法。

1.由話題知心理

人們常常將情緒從一個話題裏不自覺地呈現出來。話題的種類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想法,最容易著手的步驟,就是要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相關狀況,從這裏能獲得很多的信息。

與中年婦女交談時,她們的話題多是她們自己,因為她們覺得自己才是她們最大的關心對象。有時也談論丈夫或孩子,那是她們把丈夫或孩子看成了自己的化身,談論他們也等於在談論自己。對於這樣的中年婦女,你要作為一個傾聽者的形象出現,承認她們是賢惠的妻子、偉大的母親。

在年輕小夥子的世界裏,他們最愛談論的話題是車子。關於車子的雜誌也跟音樂、足球雜誌一樣暢銷。小夥子的話題幾乎都涉及與車子的品牌、行程距離、速度等有關的話題,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暫時買不起車。其實,他們那麼熱衷於車的話題,無非在表示自己將來有能力購車,或者是自己對這些懂得很多,這也是一種時髦的話題罷了,無非是顯示自己。因此,你要聚精會神地聽他們侃車,最好不要擺出討厭或不耐煩的臉孔,你的耐心就可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