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能力2珍惜自己的財富:時間管理能力(2 / 2)

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都非常注重餘暇時間的價值。即使在今天,他們也有許多可借鑒之處。

宋朝大學者歐陽修平日公務繁忙,談起他的讀書和寫文章,他曾介紹說:“錢思公喜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所則讀小辭。宋公垂在史院時,每次去廁所都必帶書。我平生所作的文章,也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著名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房間,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裝飾品,那就是床頭上、窗簾上、衣架上、櫃櫥上、鏡子上、牆上……到處貼滿了各色各樣的小紙條。傑克·倫敦非常偏愛這些紙條,幾乎和它們形影不離。這些小紙條上麵寫滿各種各樣的文字:有美妙的詞彙,有生動的比喻等五花八門的資料。

傑克·倫敦從來都不願讓時間白白地從他眼皮底下溜過去。睡覺前,他默念著貼在床頭的小紙條;第二天早晨一覺醒來,他一邊穿衣,一邊讀著牆上的小紙條;刮臉時,鏡子上的小紙條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時,他可以到處找到啟動創作靈感的語彙和資料。不僅在家裏是這樣,外出的時候,傑克·倫敦也不輕易放過閑暇的一分一秒。出門時他早已把小紙條裝在衣袋裏,隨時都可以掏出來看一看,想一想。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許多人都常常感到時間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幹許多重要的事。而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實際上正是如此。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如果每天臨睡前擠出15分鍾看書,假如一個中等水平的讀者讀一本一般性的書,每分鍾能讀300字,15分鍾就能讀4500字。一個月就是126000字,一年的閱讀量可以達到1512000字。而書籍的篇幅從60000字到100000字不等,平均起來大約75000字。每天讀15分鍾,一年就可以讀20本書,這個數目是可觀的,遠遠超過了世界平均閱讀量。不妨試著堅持每天睡前擠出十幾分鍾的時間,一旦形成了習慣,就很容易長期堅持。

閑暇時間是可貴的,閑暇時間是驚人的。據一所世界體育中心調查:一個70歲的西方人,一生的工作時間是16年,睡眠時間是19年,剩下的便是閑暇時間。可見,所謂時間管理,就其本質來說,主要是對閑暇時間的管理。

培養:贏得更多時間的技巧

1.每天都列出計劃

確定每天的目標,養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來的習慣。每天早晨頭一件事是考慮第一項工作,先做起來,直至完畢。再做第二項,如此下去,如果沒有全部完成,不要太在意,因為照此辦法完不了,那麼用其他辦法也是做不了的。

2.區別緊迫性和重要性

緊急的事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不一定緊急。當你麵前擺著一堆問題時,應問問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把它們作為最優先處理的問題。如果你聽任自己讓緊急的事情左右,你的生活中就會充滿危機。

3.充分地利用你最顯效率的時間

如果你把最重要的任務安排在一天裏你幹事最有效率的時間去做,你就能花較少的力氣,做完較多的工作。何時做事最有效率?各人不同,需要自己摸索。

4.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最重要的任務

重要的不是做一件事花多少時間,而是有多少不受幹擾的時間。全力猛攻,任何困難都可迎刃而解,零打碎敲,往往解決不了問題。一次隻能考慮一件事,一次隻能做一件事。

5.用好下班前的10分鍾

許多人快到下班的時間就心不在焉了。其實,下班前的10分鍾是“黃金時間”,用好了,可以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1)整理辦公桌。下班前將辦公桌整理得幹幹淨淨,才算真正結束一天的工作。

(2)整理備忘錄。備忘錄上記載了一天的工作摘要,包括當天會見的人士,新獲得的名片資料等等。內容多半繁雜無章,故在一天工作結束前將它整理一下。

(3)檢查工作表。當天應進行的工作項目,已完成的做上記號,對未完成的項目也做到心中有數。

(4)擬定次日的工作表。把當天的工作表檢查完畢後,接著列出次日應進行的工作項目,擬訂工作表,此時可參照備忘錄,以防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