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提高口才藝術,增強語言感染力 領導幹部要怎樣講話(2 / 2)

3.講話時語言要真誠,具有可信度。

如果領導者的語言沒有可信度,那麼就很難樹立威信,語言再有感染力,也隻會成為空洞華麗的詞藻,而不被下屬接受。

一輛車上有十幾個人,既有領導,也有記者,還有工作人員,領導占了總人數的四分之三。坐車很無聊,大家開始聊天,一位記者向其中的一位領導抱怨說:“黃處長啊,你不是說了好幾次了嗎,給我們這幾名記者每人配發一部手機,為什麼一直不兌現啊?”那個被稱為“黃處長”的人聽了以後,麵不改色地說:“是啊,我是說了啊,可你們自己也沒有主動盯著落實啊。”這時候,一個不諳世事的工作人員說道:“幼稚啊,領導說的話你也相信啊!”此話一出,車上所有的人哄堂大笑,包括在座的領導幹部。

一直以來,領導幹部應該帶頭講空話,已經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以至於隻要領導一講話,人們就打瞌睡,反正是虛構的小說,沒有實際內容,何必當真呢?這對於一個組織的效能來說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因此,領導要對此提高認識,不能讓自己在下屬麵前變成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4.領導要用自己的語言,不要用套話。

有些領導者往往願意使用一些現代流行的套話,進行生拚硬湊,乍聽起來挺“新鮮”,實際上仔細回味起來,似是而非,很不準確。這些語言不僅不能給自己的講話增色,反而會使聽者生厭。

5.語言要具有精煉性。

某高校校團支部書記在周一學校大會上講話,他使用了讓人感覺非常親切的詞彙“咱們”,他擁有抑揚頓挫的語調,他還使用了排比句,他說:“咱們要做有思想的一代新人,咱們要做有愛心的一代新人……學習是其樂無窮的,咱們要趁著青春年少多學知識,以後……咱們都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應該要學會基本的做人禮儀……咱們……咱們……”

因為這些話基本上都是廢話空話套話,以至於下麵的學生根本就沒有去聽,可是他抑揚頓挫的聲音卻使“咱們”兩個字格外明顯,於是有同學就開始在下麵數數,他說一個,就計一下,到後來,隻要這個團支部書記說一聲“咱們”,下麵就會引起一陣轟動。開始,團支部書記還充滿激情,但是逐漸的,他就發現情形不對,隻得草草收場。

這就是因為語言不精煉不實用造成的敗筆,沒有誰喜歡聽一堆廢話,即使你是領導,也不會有人買你的賬。領導人員語言表達的精煉性,主要體現為:言簡意賅,說話幹脆利落,不拖泥帶水;真正用簡短精煉的語言,給人以啟迪,給人以鼓舞。

6.語言要具有時代感。

所謂時代感,就是要求領導者的語言要有時代氣息,有時代感,不斷吸取發展著的、創造性的思想營養和語言營養成分,以使自己的語言充滿生機和活力,符合時代發展的整體要求。

7.語言表達要準確。

由於領導者在社會活動中的特定地位,所以表達必須慎重,不能隨心所欲、信口開河。領導者對人的評價,對事物的判斷,必須實事求是;下達指示、進行決策時一定要準確無誤,不能有半點含糊。

語言準確就要求領導者知識麵寬廣。也就是說領導者在運用語言中應有知識性、科學性、哲理性和邏輯性,既有曆史的縱深感,又有現實的開闊感,能提供盡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以啟人深思,促人奮發。隻有這樣,領導者的話才能令人信服,才能贏得下屬欽佩。

總之,領導者講話,不但要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還要能有控製力,要做到用語言來統一思想,凝聚整個團隊的核心力量,提高團隊的戰鬥力。

每天思考一分鍾:

領導者身份的特殊性,使其講話不同於普通人,既要有親切度,又要能有權威感,要能讓聽者認同、服從、敬佩,這就需要領導者不斷加強語言修養,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有效傳播主張,彰顯個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