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麵對日益多樣化的社會環境,麵對來自各方麵的誘惑和挑戰,能否頂住眼前誘惑,是對每一個領導很現實的考驗。麵對種種欲望、誘惑,容易產生非分之想,領導者要清醒地警惕和防範目前存在的七種心態。
一、吃點、拿點不算什麼的自諒心態。事實上,隻要貪欲之口一開,就很難在誘惑麵前止步。什麼飯不該吃?什麼東西不該拿?因此,領導要把握好分寸。
二、隨波逐流的從眾心態。商品交流、經濟發展,人總是要與錢打交道的,名目繁多的“禮尚往來”,你拿我拿大家拿,你拿我不拿,不拿白不拿,拿了又不是我一個,因此隨波逐流。
三、互相攀比的失衡心態。當看到百萬、千萬富翁一擲千金,自己幹了那麼多年的收入還不如人家一兩個月的收入時,導致了盲目攀比、心理失衡,進而偷吃禁果,一發不可收拾。
四、過分自信僥幸心態。幾乎每個道德腐敗的領導伸手攫取不義之財時,都有一種過分自信的僥幸過關心態,認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查到是你的,查不到是我的。
五、膽大妄為的貪婪心態。貪得無厭,沒有底線,也不怕“高壓線”,自以為很高明,不斷地鋌而走險。
六、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弄權心態。給錢辦事,不給錢不辦事,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為了小集團和個人的利益,以身試法。
七、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享樂心態。貪圖享樂看似小事,實際上一些領導走上歧途,往往就是從貪圖享樂、放縱自我開始的。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要提高警惕。作為領導,誘惑總是自動送上門來,消極躲避是不現實的,必須加強自身的抵抗能力。抵抗力來自清醒的頭腦和頑強的自控能力。經常反思一些領導違法犯罪的教訓,鞭策自己謹言慎行,在思想上把握住防線;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則,樹立正確、健康的交際觀,處理好原則與私情的關係,對涉及用人、花錢等敏感問題,一定要嚴格按規定辦,做到事事以政策為依據;在生活上應把握住小節,小節不保,必損大節,管住小節,應從小事做起,從小處嚴起,築好“防火牆”。從而做到誘惑無論怎樣多怎麼大,步子始終不亂套。
每天思考一分鍾:
人的一生要做許多事,一天也要做很多事,做一點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並不難,難的是不做不該做的事。要做人上人,做個高明的領導,就必須頂得住眼前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