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麗

孩子們一看到美籍教師艾米麗那熟悉的身影,就歡呼著奔走相告,艾米麗老師來了,艾米麗老師來了!小小的操場上頓時是一片歡騰。艾米麗帶來了一大堆禮物和各種遊戲道具,準備陪孩子們過個遲到的兒童節。

前兩年,艾米麗從地球對麵來到路橋,開始了她的外交生涯,那年年底,她知道了這所聾啞學校,就開始堅持在這所學校開展誌願服務。說起和聾啞學校的首次觸電,艾米麗興奮地說,一開始,自己不過是和所在學校一起到聾啞學校開展活動,但活動時發生的那些事,那些渴望的麵孔讓她久久不能忘記。活動完了,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跡之後,聾啞學校的孩子們那簡陋的學習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卻經常在艾米麗眼前浮現,甚至還幾度落淚。

接下來,艾米麗就有了要幫助這些孩子的想法,她和自己的丈夫商量起這事。丈夫很嚴肅地想了想,認真地說,要做這事,也許要搭上整個人生,這很可能影響到我們將來的人生軌跡。丈夫的話不無道理,艾米麗也陷入了沉思,但後來發生的兩件事卻讓她下定了決心。

一次是在電子數碼城門口,艾米麗和丈夫買了手機正準備回家,卻遇到警察抓住了一個小偷,小偷是個不會說話的聾啞人。艾米麗當時就流淚了,她對丈夫說,如果我不幫這些孩子,這就是他們將來的人生軌跡。另一次是在肯德基,艾米麗和孩子吃完晚飯正準備離開,卻看到一個孩子蹲在肯德基門口,表情痛苦地按著肚子。艾米麗想著他大概是餓了,就買了一份套餐送去,沒想到孩子一下子就跑開了,沒過一會兒,孩子又折回來,用手語告訴艾米麗自己很餓。餓壞了的孩子接過艾米麗手中的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轉瞬間的功夫就把一個雞翅啃得幹幹淨淨。那孩子豎起大拇指說“謝謝”的表情,讓艾米麗這輩子可能都無法忘記了。

艾米麗開始義無反顧地用自己的休息日在聾啞學校開展誌願工作,而聾啞學校的孩子也漸漸熟悉了這位來自美國的洋教師。

此刻的艾米麗又被學生們團團圍在了中央,他們拿著她精心設計的遊戲積分,到她那裏去領取獎品,有絨布玩具喜洋洋灰太狼,還有各種文具用品。除此之外,每位聾啞學校的學生都能得到一份裝滿零食的節日禮物。

和其他誌願者不一樣,艾米麗來這裏從來不找領導,而是趁著課間主動走到學生中,和學生打成一片。她不像很多人那樣隻是在“六一”或者助殘日才來送點東西,而是經常來聾啞學校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學習。而孩子們一說起艾米麗,都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一位聾啞孩子用手語說,艾米麗經常和他發短信,談最近遇到的事,幫助他解答生活中的困難,給他學習和生活上的幫助還有鼓勵。艾米麗老師還教我英語呢,那個學生自豪地說道。

艾米麗的善舉感動了身邊的很多人,如今他們已經形成一個團隊,定期到聾啞學校開展各種活動。

在中國的這些時間,艾米麗把中文說得很流利,現在為了孩子們,她正在努力學習手語,16歲就喜歡上中國文化的艾米麗,覺得自己現在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人了,她有一位中國丈夫,說著順溜的中國話,工作也在中國,她愛中國,更想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現在,艾米麗不隻滿足於臨時舉辦一些活動,他們為學校聘請了兩名專業的舞蹈老師,讓該學校有了舞蹈班。並正打算請國外的糕點師過來,教孩子們做西點,然後開個西餅店,聾啞孩子可以在廚房裏做蛋糕,正常的孩子可以在前台接待顧客。將來,還打算在聾啞學校開設工藝品製作等實用技能課程。工作之餘,她還聯係了很多美國的朋友,他們都願意加入到這個誌願活動中來。

付出愛心會形成一種習慣和慣性,因為當你將你的愛心付諸於行動,幫助到別人的時候,你會從中感受到被需要和被尊重的幸福感,人活在世界上,最享受的事情莫過於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這樣你才有存在感,才不枉此生。艾米麗置身於慈善,她為了幫助別人付出了很多,其實,她收獲的,遠比付出的要多得多,因為愛心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