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與人和諧相處的十二個秘訣 26保全他人的麵子(2 / 2)

她告訴班上的學員說:“當結果出來時,我可真慘透了。我在計劃中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

。整個測試都必須重新來一遍。更糟糕的是,在下次開會我要提出這次計劃的報告之前,我

沒有時間去跟老板討論。

“等到我報告時,我真是怕得發抖。我用盡了全力不讓自己崩潰,因為我知道我決不能哭,

而讓那些人認為女人太情緒化而無法擔任行政業務。我的報告很簡短,隻說是因為發生了一

個錯誤,我在下次會議,會重新再研究。我坐下後,心想老板一定會罵我一頓。

“但是,他隻感謝我的工作,並強調在一個新計劃中犯錯誤並不是很奇怪的。而且,他非常

有信心地認為第二次的普查會一定會更準確,對公司更有意義。

“散會後,我的腦子很亂,我決定不會再讓我的老板失望。”

如果我們是對的,別人肯定是錯的,我們也會讓別人丟臉而毀了他的自我。傳奇性的法國飛

行先鋒和作家安托安娜·德·聖蘇荷依寫過:“我沒有權利去做或說任何事以貶低一個人的

自尊。重要的並不是我覺得他怎麼樣,而是他覺得他自己如何,傷害人的自尊是一種罪行。

已去世的德懷特·摩洛擁有讓雙方好戰分子和解的神奇能力。他怎麼辦得到呢?他小心謹慎

地找出雙方正確的地方,他對這點加以讚揚、加以強調,小心地把它表現出來;不

管他做什麼決定,他從未指出任何人做錯了。

承認錯誤雖然是一件好事,但願意承認錯誤的人終究很少。心理學家高伯特說,人們隻有在

不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無傷大雅”地認錯。這話雖然說來有點可笑,但卻是事實。這也可

證明,你讓別人認錯,是一件愚蠢的事。當然,那些在某種勢力下被迫坦白認錯,是例外的

,因為那是違反人類本性的事。

既然認錯的人很少,而爭辯的目的也不過是想顯出別人是錯的,所以爭辯就很不必要。“把

一種麵臨爭辯的事情暫且擱下”,你不要小看這拖延的措施,原來它可以產生一種意想不到

的效果,那是讓別人有機會去反省自己的錯誤。大多數人在感覺事情未能解決時,總要自己

花點時間來想一想的,如果錯誤的確實是自己,那麼下一次你就要有所改正,即使你口裏沒

有承認錯誤。

有一位英國商人,他現在是某大公司經理,這家公司下麵有許多代理商,並且經常寫信向他

投訴種種有關代理商之間的待遇不公平的事,要求公司方麵解釋;然而他的處理方

法,卻是把信塞進一個寫著“待辦”字樣的文件櫃去。他說:“本應該立刻予以答複,如果

答複就等於和他爭辯,爭辯的結果不外是對人說‘你錯了',這樣不如幹脆暫時不理。”

事情的最後結果如何?他笑著說:“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把這些‘待處理'的信拿出來看看,

放回文件櫃去,其中大多數的信在我第二次拿來看時,信裏所談的問題都已成為過去或已無

需答複。”

聰明的人都明白這一點——讓人們留住麵子。

世界上任何一位真正偉大的人,絕對不浪費時間滿足於他個人的勝利。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1922年,土耳其在經過幾世紀的敵對之後,終於決定把希臘人驅逐出土耳其領土。穆斯塔法

·凱墨爾向他的士兵發表了一篇拿破侖式的演說,他說:“你們的目的地是地中海。”於是

近代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終於開始了。最後土耳其獲勝;而當希臘兩位將領——的黎科皮

斯和迪歐尼斯前往凱墨爾總部投降時,土耳其人向他們擊敗的敵人加以辱罵。

然而凱墨爾絲毫沒有露出勝利的驕氣。

“兩位先生,請坐。”他說,並且拉住他們的手,“你們肯定走累了。”然後,在商量了投

的細節之後,他安慰他們失敗的痛苦。他用軍人的語調說:“戰爭這種東西,最佳的

人有時也會打敗仗。”

凱墨爾即便是在勝利的興奮情緒中,也沒有忘記這條重要的技巧,它就是我們的第二十

六個技巧:

“讓他人保住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