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忌成事而說之四/先殺了再說 忌袖手旁觀/做好好人好事(1 / 2)

3忌成事而說之四/先殺了再說 忌袖手旁觀/做好好人好事

我有位朋友,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因為找不到工作,隻好去一家貨運公司上班,每天天不亮,就由台灣最北邊的基隆,押車一路開往南邊的高雄。

才上班不久,他就來對我說,每天坐在前麵副駕駛的位子,看到不少車禍。最令他不安的是,常在天剛亮的時候,發現公路上躺著人,多半是夜裏騎摩托車疾駛的,因為沒看見路上的坑洞翻車。隻見人躺在路上、車子倒在一邊,有時候人還在流血,伸著手求救。

“你救了幾個?”我問。

“一個也沒救!”他攤攤手,“司機說了,如果我們下去救,會被受傷的人誣賴,是我們害了他,麻煩可就大了。所以每次車子都小心地繞過躺在路中間的人,而且可以看見前前後後,別的車子也一樣,沒人敢下去救。”

才聽他講完不久,看到電視新聞說有釣客墜海,附近的漁民明明看見了,卻沒人去救。

記者還解說,因為當地的漁民有個迷信,就是水裏的冤魂拉那個人做替死鬼,如果漁民下去救了那人,得罪了水鬼,下次就會抓救人的人。

◎ 好人難做?

再說個我的親身經曆,二十二年前的十月某日,我去台北近郊六張犁為父親掃墓,下山時看見一個孩子躺在血泊中,旁邊是一輛扭曲的自行車。顯然他頑皮,從山上順坡往下衝,撞到山邊的大石頭而受傷。

當時有好多人站在四周你一言我一語,卻沒人去救,我馬上下山打了緊急救助的電話,但是隔了半天,都沒見救護車來。我跑回失事現場,看見一個年輕婦人去抱那孩子,卻抱不動,我趕緊衝上去把孩子接過,問旁邊停著的出租車能不能載去醫院,司機猶豫幾秒鍾,答應了,卻聽見有人喊“不要冒險,會倒黴的!”原來是那司機的嶽母。所幸司機沒聽,讓我把滿身滿臉鮮血的孩子抱上車,開往附近的醫院。

我衝進醫院呼救,裏麵一個工作人員一邊招呼擔架,一邊對我說:“你是救他的人吧?你麻煩了!他會怪是你害他。”

跟著,我染了滿身鮮血地跑回家,鄰居問出了什麼事,居然也說“做好人小心惹麻煩喲!”

◎ 慈善不慈善?

同樣的情況,幾年前我在網上看見似乎上海有個年輕人,救助一位摔傷的老婆婆去醫院,後來被老婆婆誣賴是他害的。接著好多網友議論,說從此再也不敢做好事了。

最近又聽說大陸有個年輕女子(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跟慈善團體有關),大秀自己的奢華,造成一堆人圍剿調查。也接著看到很多人反映,從此不信任慈善團體,因為慈善團體都是斂財的。連我上個月去大陸,都有朋友說,大陸的公益團體因此收入大減。

隻是,我立刻想到南亞海嘯的時候,我有位好朋友捐了許多錢去印度尼西亞。有人講當地政府腐敗,隻怕外麵人捐十塊錢,到災民手裏隻有一塊錢。

我那朋友隻淡淡一笑地說:“畢竟還有十分之一到災民的手裏,如果我們都拿這個當借口,不捐了,他們不是十分之一也拿不到嗎?”

◎ 喜舍!喜舍!

人們不行善倒也罷了,最糟糕的莫過於找借口不行善,甚至阻人為善。深究起來這有種心理:是別人捐款,自己沒捐,麵子掛不住,知道了這樣的內幕,正好可以當做托詞,意思是捐也白捐,甚至有“我才不當冤大頭、不當傻子”的味道。

這種心理難免,而且捐錢並非義務,也不一定人人有能力。隻是如果那借口說多了,一個傳一個、眾口鑠金,好比前麵那貨運司機和海上漁民說的,甚至成為一種迷信,變成一種口號,就麻煩大了。

換個角度想:

“喜舍!喜舍!”舍的時候要歡喜。為此,我曾經對義賣會上,主持人指著賓客,半強迫地要對方捐錢的做法表示反對。因為那樣常常捐的人不情不願,回去還要怨。

我有個朋友,甚至在作公益演講時,反對主辦單位在門口擺奉獻箱。他的道理是:“當大家剛聽完演講、心懷感動時,常會衝動地掏口袋,結果回家又後悔,所以不能利用人們的熱情,必須等他們冷靜之後自己樂捐。”

道教的《修身寶璧》裏也提到行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能善待親人,卻對外人行善,非但不是行善,而且是行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