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學會低頭:低姿態助你成大器(3 / 3)

放低自己,抬高別人

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講過一條“Tee-up”法則。打高爾夫球的時候,開杆時插下那個支球的小托架就叫Tee,球放在Tee上就容易打起來。Tee放低了自己,抬高了球,結果Tee就成了球離不開的配件,最大限度地顯示了自己的價值的。做人不妨也學學Tee,把自己放低,抬高別人。

古今成大事者,沒有人是憑一己之力,都要借助眾人的力量。如何讓這些人為你所用呢?答案就是你要能夠讓他感到舒服、自在,有優越感和成就感,很有自信。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需要這些感覺。如果你能放下身份,誠懇請求,一定能得到他們的鼎力相助。如果你覺得沒麵子,那麼就放棄你的事業;如果你想要你的事業,那就放下你的麵子。即使在古代中國,貴為九五至尊的一國之君為了招賢納士也能屈膝下跪,我們又何必在乎區區的麵子呢?

秦昭王誠心求賢,居然以帝王之尊,屈膝下跪,以求範雎進言。召見範雎於離宮,秦昭王一見到範雎時,便屏退左右,跪而向其請教,心誠至此,可見秦昭王求賢助己之迫切。但範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於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請教”,且態度更加恭敬,可範雎仍不語。秦昭王又跪,說:“先生真的不肯教我嗎?”這第三跪打動了範雎,答:“王,由於論及太後和‘四貴’,怕一時不慎惹來殺身之禍,今後就無人敢向您進諫。”秦昭王聽後,第四次下跪,說道:“先生不要有什麼顧慮,更不要對我懷有疑慮,我是真心向您請教。”範雎還是不放心,就試探道:“大王用的計也有失敗的時候。”秦昭王對此責問並沒有發怒,並領悟到範雎可能要進言了,於是,第五次跪下,說:“我願意聽先生說其詳。”言辭更加懇切,態度更加恭敬。這一次範雎也覺得時機成熟,便答應輔佐秦昭王,幫他統一六國。

範雎是不世出的奇才,自然具有奇才所具有的特質:清高。而秦昭王以一國之尊屈膝五跪的不同尋常的舉動,打動了範雎的心,使他看到了建功立業的美好前景。由此可見,征服人才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自己,抬高對方。

有些人剛剛做出一點成就,就覺得飄飄然,認為自己非同一般、高人一等,從此以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放不下架子,也夾不住尾巴,還會不自覺地、不遺餘力地炫耀自己,張揚自己。這樣的人注定不受大家的歡迎,他自己當然也很難再有進步。因此,要時刻警示自己,你隻是一個“小人物”,就算取得了一點成就,也是暫時的,不能忘乎所以。這樣,你才能慢慢向著“大人物”的境界攀爬。

年輕人無論是知識、能力還是經驗,都有所欠缺,還需要從外界不斷地獲得幫助,更應學會放低自己。隻有放低自己,把自己當成平常人,與別人沒什麼兩樣,才會心不存傲氣,口不出狂言;隻有放低自己,才能正視自己,尊重別人,接受別人的意見,得到別人的指點和幫助;隻有放低自己,才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少犯錯誤,擁有一種從頭做起也無所畏懼的豁達;隻有放低自己,才能胸懷平常心,把心放在高處,把手放在低處,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達到最高處,必須從最低處開始。

接受你無法改變的

西方有條著名的諺語: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的確,牛奶被打翻了,悲傷也於事無補。笨人會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粗心或是抱怨奶瓶,無法自拔;聰明人則認為有抱怨的時間,不如趕快去找些別的飲料代替牛奶。生活中有太多的無奈,我們要麵臨很多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比如家庭出身、智力水平、外貌長相等,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坦然接受吧。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我們大可以把時間、精力花在能夠改變的事情上,比如自己的意誌、心態等主觀因素,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以應對各種挑戰。

有個成語叫“木已成舟”,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麵臨著“木已成舟”的事實。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甚至厭惡,也不能改變。你可以將自己的失敗歸罪於沒有生在一個更好的時代,歸罪於上天對你不公平,可是,這種托詞也隻是徒增悲傷和煩惱,或者把你推向另一個看不到希望的人生沼澤地。這種抱怨對於改變現狀沒有絲毫的益處。比爾·蓋茨說過:“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然而,在不如意的現實麵前,更多的人想的是如何改變現狀,其實,這多半是不現實的。試想,如果你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有多大的能力可以改變現實的處境呢?

某家大型通訊器材公司麵臨嚴重虧損,如再不改善經營狀況,則隨時可能倒閉。馬總臨危受命任總經理。其時,公司剛剛推出一款高端產品,但市場的銷量並不大。為查找原因,馬總組織了市場調研,結果發現高端產品的潛在客戶群太狹窄,而中低端的市場空間很大。因此,馬總主張將高端產品轉為中低端產品,但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自己市場老大的身份生產中低端產品,實在掉價。於是,馬總主持會議討論。會上他說:“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生產高端產品失敗了,而中低端產品的市場容量很大。要想生存下去,我們必須先適應市場環境。如果企業能將中低端產品做大,那時才有資格來做高端。”在他的堅持下,企業開始生產中低端產品,僅僅兩年的時間,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初瀕臨倒閉的公司變成了一個績優的上市公司,並且連續3年利潤不斷增長。

要想改變現實,必先順應現實,不僅企業如此,作為個人更應如此。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即便你有滿腹的才華,也不一定有讓你施展的舞台。有什麼辦法改變?隻有先接受現實、順應現實,才能有機會。順應就是踏踏實實地做事,無論做什麼都要爭取做到最好。

麵對難以接受的現實,更多的人像阿Q那樣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勝利法,比如:我要是生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好了;高考的時候要是沒生病一定能考上大學;大學要是能讀個熱門的專業就不會失業了;要是不考研,早點找工作,我現在肯定也是經理了……偶爾用一下“精神勝利法”可以幫你尋找一下自信,但若是沉溺其中,這些借口就會成為你心靈的枷鎖,束縛你追求成功的力量。所有已發生的事情,都注定無法改變了。你若想否認這些事實,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我們要學會接受真相,不和過去的事情較勁,才有精力改變自己不盡如人意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