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藏巧露拙:善隱鋒芒才是大智慧(1 / 3)

第二章 藏巧露拙:善隱鋒芒才是大智慧

有才幹、有學識不算什麼,懂得隱藏才叫真本事。古往今來,我們有如此之多的生存智慧、處世哲學、低調理論,人們用假裝的愚笨來隱藏自己真正的智慧。不管在什麼地方,不會藏巧露拙的人,其境遇大抵不得意,所以說,糊塗些不是什麼壞事。

別人扮聰明時你不妨“裝傻”

很多時候,聰明與傻僅僅在一念之間,然而就是這轉瞬即逝的一念間,可能決定了兩種不同的境遇: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裝聰明的人常有,一望即可知:誇誇其談,口若懸河,貌似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實則腹內空空,草包一個,三言五語就會露出馬腳;裝傻的人卻稀有,費盡心思也難猜:外表一副與世無爭的麵孔,平素默默不語,但出言必驚人,行事不溫不火,滴水不漏,無懈可擊。

智商與情商是行走江湖必不可少的兩個撒手鐧,一個聰明的頭腦往往需要一顆玲瓏的心來武裝。會裝傻既需要高智商,也需要高情商。因為裝傻不是真的傻,而是一種隱藏大智慧的智慧。有個小男孩常被大人笑話說“犯傻”,總有好事的人將5元的紙幣和5角錢的硬幣放到他麵前讓他選擇,他卻總是選擇麵值小的硬幣。旁人不解,問他:“傻孩子,你難道不識數嗎?為什麼不選那麵值大的鈔票呢?”小孩兩眼一翻:“我要是總選大的,那誰還會扔錢逗我?”男孩小小年紀就練成了裝傻的最高境界——大智若愚,最成熟的處世技巧——難得糊塗,這二者互相配合,既能逢凶化吉,又能功有所成。

春秋末年,齊國田氏勢力漸大,田常(諡號田成子)為齊相時,暗中圖謀以田氏取代王室。某一天,大臣隰斯彌去拜訪田常,兩人一同登上一座高台,眺望四周景觀。東、西、北三麵皆視野開闊,景致優美;唯有南望時,隰斯彌家的樹擋住了視線,田常變得一言不發,顯然有不快之意。隰斯彌不願為此事得罪這樣的權貴人物,於是回家後讓下人砍掉那些樹木。誰知剛砍了幾下,隰斯彌又急忙製止。管家問他為什麼剛定的主意又改了,隰斯彌回答說:“有句古諺道:‘察見淵魚者不祥。’田常正在謀劃著篡國大事,這是他心中隱藏的秘密,不想讓人知道,我如果把樹砍掉,說明我能察知人之隱微,那我的處境就太危險了。不砍掉樹,我沒有任何罪過;而察知人的隱秘之事,那卻是會惹禍的。”隰斯彌最終沒有砍掉樹。田常心中雖然不滿但並未公開流露。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隰斯彌砍掉樹木,雖然能討得田常一時之好,卻顯得自己過分聰明了,必定招致殺身之禍,倒不如對田常的一切隱情都佯裝不見,假裝一個癡鈍之人。這說明古人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當你的對手認為你很聰明的時候,必會打起120分的精神來對付你,讓你頭痛不已。相反,如果你表現得“傻”一些,你的對手就會對你放下心來,甚至根本不拿你當對手,轉而對付他人去了。試想,誰會對一個傻頭傻腦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呢?然而,或許就是這麼一絲懈怠,為你贏得奪取勝利的時間與機會。在人前裝傻,是一種示弱,又是一種高明的策略,既能麻痹敵人,又能安全地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時,一舉成功,這樣的人才是最聰明的。而那些不善於裝傻的人,隻會到處樹敵,死殺硬拚,終成敗將。

閱曆淺的人都以嶄露頭角為榮,以裝傻充愣為恥,這其實大錯特錯。所謂“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懂得裝傻的人正如鷹虎一般,他們不是沒能力,隻是暫時隱藏而已,等到你筋疲力盡或是放鬆警惕,就是他們大展身手之時。而且,隻要他們出手,就必定成功,因為他們已經在你毫無察覺的時候做了充分的準備。看待一個人是真傻還是假傻,要看他關鍵時候的真實表現和最後結果,而不是其表象。

讓人看得越透,你的分量越輕

人們總是對神秘的東西保持著近乎恐懼的敬畏,越是看不透的反而越重視。例如,古人搞不清風雨雷電是怎麼回事,就想出各路神仙來嚇唬自己;等到現代人發現這不過是自然現象,甚至自己也可以呼風喚雨,自然就不再害怕什麼雷公電母了。戀愛中的男女彼此保持著一份隱私,才能情人眼裏出西施;等到結婚後同住一起了,那份隱私也就沒了,各自在對方眼裏越來越透明,各種缺點也都暴露出來了,熱戀時的美也就不存在了,於是就有了“七年之癢”之說。

同樣,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職場處世,都要與人保持一定距離,距離產生美。離得遠了,就看不透,看不透了,就覺得你高明了,即使有不軌的圖謀,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果身處高層或是領導地位,就更不能讓自己成為全透明的“玻璃人”。當你的下屬看不透你時,會拿你當神一樣崇敬,你的命令像聖旨一樣能得到強有力的執行。可如果你在下屬麵前越來越透明,你就會發現你的話越來越沒人聽。他們摸清了你的脾氣,掌握了你的性格特點,就會陽奉陰違,就會不再尊重你。而且最重要的是,下屬的能力也會提高,他們會覺得你的能力也不過如此,不比他們強多少,你的位子由他們來坐也未嚐不可,這時的下屬就變成了具有自信的對手,這種自信是你的失誤造成的。作為領導的人,千萬不能被下屬看透,被看得越透,你的話就越沒分量。

吳總是一家電器公司的銷售總監,他手下的賀方是一名出色的銷售經理,銷售業績在整個公司都是首屈一指的。有時候,大家都對賀方說,公司的很多業績都靠他。賀方也逐漸飄飄然起來,他甚至覺得吳總每天也沒幹什麼,也沒有像自己那樣兢兢業業地做業務,憑什麼能穩坐總經理的位子呢?可是有一次,吳總給賀方好好地上了一課。

當時,賀方接手了一筆重要的業務,需要很深厚的社會關係才能做成。考慮到困難,賀方做了放棄的打算,但他打算以此來試試吳總的水平。

他向吳總彙報了這筆業務之後,吳總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於是,賀方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認為吳總的業務能力和他差不多。可是他沒有想到,投標結果是這筆業務由自己所在公司來負責。他內心既慚愧又好奇,慶幸沒說什麼不敬的話,不然真不知道如何麵對吳總了。他找到吳總,請教有關這筆業務的情況。

吳總非常平靜地說:“有的業務需要跑,有的業務也許需要長期人脈關係的培養。這次招標的負責人我幾年前就認識,那時候,他隻是一個小小辦事員。但是和他打過幾次交道後,我就知道他能力不凡,將來肯定能高升。後來,他隻要外出辦事,我就開車送他。”

聽到吳總的話,賀方額頭頓時冒出汗。他終於見識了吳總的深不可測,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吳總看似每天無所事事,卻還能穩坐高位,單就這眼光來說,就不是一般人能匹敵的:每天開車送一位小辦事員,誰能輕易做到?從這以後,賀方乃至全公司員工對吳總無不敬若神明。

皇帝之所以有威信,不是因為他高高在上、手握生殺大權,而是因為聖心難測。當大臣們不知道皇帝會用手中的權力做什麼的時候,就是他們最聽話的時候。越是看不透,越有震懾力;凡是被權臣或太監們看透了的皇帝,不是丟了國家,就是丟了性命。為人之道與為君之道相似,被別人看透了,就是庶民一個;讓別人看不明白,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世界上到處都是“聰明”的傻子

有錢的人都知道“財不外露”的道理,不是因為小氣,而是為了保護自己。要是讓賊惦記上,那絕對是破財又遭災的事。假如你在街上碰到一個衣著樸素、安步當車、其貌不揚的老頭,千萬不要小看他,沒準他是一個“貧窮”的千萬富翁。此“財”不能外露,彼“才”也不能外露。真正有才智的人不會到處顯擺自己的智慧,不會自作聰明。當然,他們不是為了防賊防盜,而是防止貽笑大方,防止招致無妄之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做人須知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作聰明不如不聰明。

這麼簡單的道理卻難有人能夠做到,因為簡單,這道理不是被人們忽視,就是被人們誤以為已經做到了。很多人於是做著“聰明”的傻子,他們出現在錯誤的場合,說著錯誤的話,做著錯誤的事,自己卻渾然不覺,反倒以為正確。這種自作聰明,使他們雖有口卻說多錯多,雖有足卻與成功漸行漸遠。

一家集團公司的總裁準備從手下的三個經理中提升一個做總經理,分擔他的一部分工作。由於集團內部關係的複雜性,這個總經理除了要具備過硬的業務能力外,還要有高超的處世技巧。俗話說,球品知人品。這位總裁決定先帶他們三個去打高爾夫球,暗中觀察一下再做決定。

第一位經理打得十分差勁,球隻打出20米遠。第二位經理則好些,不僅把球打到了離洞不遠的位置,還一邊安慰著第一位經理:“其實我水平也不行,就是勁兒大,打得遠點而已。”看到前兩位同事表現如此差勁,第三位經理認為表現的機會來了,一定要在總裁麵前大顯身手,把他們倆比下去。腦袋裏想到這,嘴上的話也跟到了這:“不是我說你倆,這水平也太次了吧,還敢出來玩啊,將來怎麼陪客戶啊,還是回去再練練吧。”說完,手起杆落,球畫出一道漂亮的弧線,直接進洞。他的技術確實非常高,自己也得意揚揚地望著老板。可是,他看到的竟是總裁眉頭緊皺。沒過多久,集團任命下來,第一位經理原職不動,第二位經理升任總經理,第三位經理降職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