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理智篇 3.大局當前,忍痛除愛——識大體,不感情用事
所謂成大事者不為情所累。武則天為了奪取權力可以不惜對自己的親生骨肉下手,更何況一個恃寵而驕的小混混。雖然她念及舊情對薛懷義火燒明堂的事不予追究,但薛懷義並沒有因此而痛改前非,有所收斂,反而更加任意妄為,武則天對他的所做所認為,已經忍無可忍了。那麼,她該怎樣處置這個曾經讓自己深深寵愛過的和尚呢?
雖然恃寵而驕的薛懷義因爭風吃醋,放火燒了明堂,但武則天並沒有殺他,仍然把重修明堂的任務交給他。其實,以武則天的一貫作風早就把他給殺了,她之所以能夠忍下來,而不殺他,可能有兩個方麵的原因:
其一,她要遮羞。如果她公開懲辦薛懷義,那麼,天下人就都知道薛懷義是她的麵首。難道她要昭告天下,說薛懷義因為爭風吃醋火而放火燒了明堂,我們必須予以懲處嗎?這也太沒麵子了。
她不僅不能公開薛懷義的罪行,還要盡可能地幫他脫清幹係。怎麼脫清呢?說這是天火?不行,如果是天火,那不就意味著遭了天譴嗎?隻能歸罪於人,那應該歸罪於誰呢?她隻能將責任推卸給工匠,因他們用火不慎,點著了天堂裏的大佛,大佛含麻較多,才引起火勢迅蔓延。
其二,武則天對薛懷義還是有一定感情的,舍不得下手。自薛懷義從垂拱元年也就是685年進入武則天的後宮,到延裁二年也就是695年的正月,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這十年來,薛懷義跟著她一起經曆了改朝換代的種種風浪,為她登基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這次放火,也是多情引發的嫉妒所致,想想這些,武則天不願意太過絕情。
出於這樣的考慮,武則天才決定仍然讓他負責修建明堂的事宜。不過,他們兩個人的感情恐怕很難恢複如初了。因為,無論是武則天還是薛懷義,誰也不可能真正忘記這場明堂大火。
對於武則天而言,佛教是武周帝國的一大支柱。薛懷義火燒明堂的事對佛教這根支柱產生了嚴重的衝擊,也對她的彌勒轉世理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根據佛教相傳彌勒在元旦誕生,故信眾於每年元旦舉行彌勒誕生法會。佛教傳彌勒在兜率天宮弘法,而武則天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建明堂,就是要表明自己要仿照彌勒弘法,明堂正是兜率天宮。在武則天看來,明堂是“百神受職,萬國來朝。既配帝而嚴裎,亦統天而布政”的地方,可見其對於統治的重要性。
對於薛懷義而言,當他一氣之下點著了明堂時,望著那衝天大火他確實高興了一陣,心中直叫痛快,但他馬上就開始忐忑不安了。他知道自己這次把這個簍子捅大了,雖然武則天仍然讓他主持重修明堂,但以他對武則天的了解,他不相信武則天會真的饒了他。
於是,他的心情越來越壞,對別人的態度也越來越傲慢任性。尤其是武則天又命他重修明堂的做法,使他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使他狂躁不安,他天天以酒度日,而喝了酒,言談之間,越發狂悖。
武則天現在深恨跟這種粗人,這種流氓糾纏在一起。用法律審問他當然不行,那未免會貽笑四方。她諸事慎重,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審問他,萬一哪個環節出錯,鬧出什麼事來,她的名譽和尊嚴,將毀在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