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理智篇 1.情人乍現,寵愛甚佳——愛情麵前不要吝嗇
李治還活著的時候,武則天雖然是個女強人,但她還是盡到了做妻子的本分,沒有半點出軌行為。自從李治去世後,她也漸漸走上了權力的巔峰,可是她越來越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身心開始疲憊,甚至夜晚難以入眠。這時,一個叫馮小寶的男人闖進了她的生活。那麼,這個男人是如何走進武則天的視線的?他在武則天的政治生活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唐高宗李治生病的時候,武則天不僅要替他處理各種複雜的政事,還要陪在他的身邊對他悉心照料,盡到了一個做妻子的本分,沒有半點出軌行為。因為沒有他的情義,就沒有她的現在,沒有他的賞識,就沒有她的輝煌。在武則天的內心深處,她最不願辜負的人就是高宗。
為了權力和理想,武則天可以心狠手辣地鏟除掉別人,甚至包括自己的親兒子,但對於高宗,她心裏始終有個準則,她一定要好好地照顧他直到最後,隻有這樣,她才覺得心安。
自從李治去世後,臨朝稱製的她雖然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她越來越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感,身心開始疲憊,甚至夜晚難以入眠。每當早朝前對鏡梳妝的那一刻,她會不知不覺地走神兒,忘記自己正在幹什麼。她明知道馬上要上朝,該去對一幫大臣頤指氣使,處理政務,卻總是打不起精神。
她試圖說服自己,可不知是何緣故,渾身就是覺得倦怠,什麼事都不想做。她怎麼也說服不了自己,就像任性的孩子一樣屈服於自己一時的厭惡情緒。其實。這是一個女人正常的生理反應,畢竟她已經60歲了。但現在不是她應該懈怠的時候,朝中的一切事務還要靠她去處理。她求助與禦醫,可什麼湯藥都不起作用。
這時,對女人的孤獨、寂寞深有體會的千金公主為了討好武則天,把自己的男寵馮小寶獻給了武則天。這個千金公主是唐太宗的妹妹,是宗室謀反案中幸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個人。她為了活命,不僅把自己的情人獻了出去,還跪在地上求武則天認她為幹女兒。
這個馮小寶本來是長安城裏一個賣大力丸的小商販,他不僅能說會道,還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身材威武的猛男。因此,被千金公主的一個侍女看上了,成了侍女的情人。有一次,這個侍女偷偷把馮小寶領到公主府幽會,不小心被千金公主發現了。她當然是勃然大怒,想要狠狠地懲罰他們,但是當她看到跪在地上的馮小寶一表人才時,千金公主竟原諒了他,不僅沒有懲罰他,還把他留用了。
就這樣,馮小寶因禍得福,一躍成為千金公主的情人。經過一番試驗,千金公主覺得他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當時她正在費勁心機討好武則天,她想既然自己對這個男人十分滿意,那麼和她年紀差不多的武則天應該也會喜歡。於是就把馮小寶包裝包裝,孝敬武則天了。
這個禮物對於需要放鬆的武則天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於是她就笑納了。可是禮物雖好,她也有點犯難,如何安排他呢?直接讓他進宮自然不太好,畢竟高宗屍骨未寒,身為太後多少要顧及點影響。想來想去,她有主意了,唐朝宗教氣氛濃厚,和尚、道士經常出入宮廷,於是她便讓馮小寶出家為僧,贈名懷義,這樣進宮就方便了。
可是他出身太低微了,雖然武則天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但說起來是一個江湖賣藥的,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當時,她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已經出嫁了,丈夫叫薛紹。她靈機一動,讓薛紹認馮小寶做叔叔,這樣就掩蓋了他卑微的身份。經過兩度包裝,馮小寶搖身一變就成了薛懷義。
但是,宮中的議論並未因此而停止,人們仍在暗地裏竊竊私語,以為這是宮廷的最大醜聞。那些服色各異的大臣盡管都有三妻四妾,但對武則天的所為仍搖頭不止。在他們看來,這種事情隻有男人才做得,女人,即使是至高無上的天子也應恪守三從四德,從一而終,否則,便是違犯禮教,惡莫大焉。
對於宮中的那些議論,武則天總是置之不理。由於她對儒家男尊女卑禮法觀念的藐視,注定了她不可能成為儒家禮法的衛道士。所以,她對於儒家觀念中女子的三從四德自然沒有什麼好感,做事也並不忌諱。男皇帝可以享有那麼多的女人,已經是準皇帝的她為什麼就不能找一個男寵呢?
武則天雖然已經進入花甲之年,但由於她精於保養,不但沒有老婦人的龍鍾之態,反倒顯得異常年輕。雖然平時處理朝中大事時當仁不讓,但是私下裏她卻常懷一顆年輕的嬌羞之心。由於她徹裏徹外的美麗動人,情愫激越,讓高大威猛的薛懷義激發出精神和生理上的青春奔放。
享受到情愛滋潤的武則天,病全好了,頭痛失眠、煩躁不安等一切症狀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她每天早晨又可以神采奕奕地上朝,專心致誌地處理政事了。下朝之後,便急匆匆地回到後宮,如果一時半刻見不到薛懷義,她就若有所失,心裏感到空蕩蕩的。她感覺自己越來越離不開這個男人了,恨不得天天與他廝守在一起。因為有了他,自己的生活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和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