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審勢篇 2.改革後宮,喚醒女權——擺正自己的位置
奪取了一部分權力的武則天,為了提高婦女的地位、喚醒女權。不僅將後宮的製度進行了改革,而且還通過一係列的舉動來教育全國各個階層的婦女。雖然她對皇帝采取了一種管製的態度,甚至於高宗的婚姻生活也被她滌蕩得幹幹淨淨,卻使仁義道德之風在全國蔚然盛行,使廣大婦女從中受益。武則天到底進行了怎樣的改革呢?
由於高宗身體的越來越差,所以朝中的大權,漸漸滑落在了替他處理政事的,武則天的手中。在家裏養病的他,經常抑鬱寡歡,日子過得非常寂寞。有的人是生而賢德;有的人是被迫之下,勉強過著賢德的生活。
雖然高宗的後宮有四妃、九昭儀、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八十一禦妻,然而在武則天的陰狠嫉妒之下,有這些女人又有什麼用呢?隻要是記得以前王皇後和蕭淑妃的命運的女人,哪個敢冒生命之險跟皇上同眠共枕呢?
正是由於武則天殺雞儆猴的做法,震懾了後宮,所以在她得權之後,高宗的孩子都是由她所生。這種情形在當時的確是異乎常情。唐太宗一共有十四個皇子,他們是由十個母親所生的,除此之外,還有二十一個公主。太宗之父高祖一共有二十二個皇子、十九個公主。
雖然如此,身為皇後的武則天還是認為,宮中的女人太多,各自爭風吃醋會擾亂後宮秩序,而且有損皇上的健康,必須徹底掃除舊製,進行新的宮中改革。在她倡導的新生活的運動中,皇妃、昭儀、婕妤、才人、美人都被革除了。高祖的婚姻生活,已經被武後洗滌的幹幹淨淨了,純屬規規矩矩的一夫一妻製,就好像他不是皇帝。
但是,出於帝王之尊的考慮,後宮之內必須有不少的女人。皇帝的生活不能像一個和尚,不能像一個窮莊稼漢,否則會被王公笑話的。不過,數目上一定要減少,職務也要作相應的更改,讓她們成為輔佐聖德的女官。
她為了樹立所謂的新風尚、新道德,還創立了一種新的製度,除將妃嬪的數量削減外,還將皇妃改為兩人,官居一品,名曰“襄德”。二品以後的四人,名為“勸義”,顧名思義,也就是要教這些人規勸皇上居徳行義,不能跨越雷池。其他宮女也各司其職。臥房婢女的任務是照顧衣櫥,登記禮品,傳達聖命,跑零碎差事。這樣一來,皇宮之中仁義道德之風蔚然盛行。
顯慶六年也就是661年,武則天又上表請求禁止天下婦女為俳優之戲,她認為讓婦女作為供他人娛樂戲弄的對象,在外麵拋頭露麵,是破壞社會風氣的陋習,應該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