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幸福之根:有德
道德是幸福的源泉。當真、善、美常駐一個人心間的時候,他在追求個人幸福的過程中就能考慮到他人的幸福,就會把善傳遞給他人。
忠告1 亮出最美的語言:微笑
在寧波舉行的女子拳擊世錦賽現場,人們看到了一個特別的場麵。一名觀看比賽的小女孩溜進了記者席,纏住瑞典攝影記者亞恩?福瑟爾好奇地問:“你的東西可以拍照嗎?”“我為什麼聽不懂你的話?”小女孩一連串的問題令亞恩?福瑟爾一下子頭暈了,但他一直笑著,不停地用生硬的中文說“對不起”。小女孩覺得好開心,還大聲地向觀眾席上的媽媽喊:“媽媽,你看,我和外國人說話呢!”很多人都被這個持續了將近半小時的微笑場麵感動了。
外在是內在的影像,有什麼樣的內在,就有什麼樣的外在。兩個心中充滿友好的人的笑容因為溢滿了跨越國界的大愛,喚起了每個人心中的善。就像人們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心有大愛笑亦馨。”
《塔木德》說:“生物中隻有人會笑,而越賢明的人越會笑。”
心中渴望什麼,什麼就向我們走來。如果我們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熱愛這個世界,那麼,我們就會遇到善行,我們就會做出善舉。
賢明的猶太人早早就懂得了微笑是最善良的語言。麵帶微笑的人心底坦蕩,善良友好,待人真心實意而非虛情假意,使他人在與其交往時自然放鬆,不知不覺地縮短了心理距離。
微笑是一個人魅力的展示,折射出一個人的美麗心情,展露出充實滿足、樂觀向上、善待人生的快樂姿態,也會使人產生信任感。這樣的人很容易被別人真正地接受。
在交際的過程中,對已相識的人微笑,能讓人領會到誠意;對素不相識的人微笑,人家會覺得你很隨和;對曾言語刺傷過你的人微笑,對方會覺得你很寬容。當進退兩難的尷尬場麵出現時,微笑仿佛清新的花香,衝淡了氣氛裏的緊張,給繃緊的神經注入了柔和的舒緩。所以,適時地微笑,能給你帶來好運。
1.疼痛的時候,笑一笑。
誰都會有疼痛、悲觀的時候,笑一笑,心靈的花朵就綻放了。
唐沁是一名十歲的小女孩。汶川大地震中,倒塌的校舍砸斷了她的左腿。麵對如此災難,唐沁在醫療救護點對著鏡頭,忍住劇痛露出了淺淺的、甜甜的微笑。這就是感動了無數網民的“地震中最美的微笑”,讓人們在巨大的災難之後看到了希望和力量,也溫暖了很多人的心靈。
微笑是一劑神奇的良藥,能夠削減病毒對人體的折磨,讓人有勇氣麵對新的生活。疼痛的時候不要忘記笑一笑,對自己笑一笑是鼓勵自己,對他人笑一笑是展示自己的力量。
2.工作的時候,笑一笑。
有智慧的人都知道,笑一笑,好運就來了。
全球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能夠笑傲群雄,與他讓利於顧客的實惠政策密切相關。但是還有一點,在沃爾瑪的成功簿上寫下了重要的一筆,那就是,走進沃爾瑪的每一位顧客,都會享受到甜美的微笑大餐。
在中國工作了五年的沃爾瑪管理者芮約翰說:“你知道我們有一個微笑培訓嗎?必須露出八顆牙齒才算合格。你試一試,隻有把嘴張到露出八顆牙齒的程度,一個人的微笑才能表現得最完美。”
微笑不但讓工作著的人心情靚起來,也讓來這裏采購的人感受到了這裏的熱情和溫暖,可以說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沒有誰否定這一點,沃爾瑪人的微笑在沃爾瑪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3.吵架的時候,笑一笑。
當夫妻之間、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大吵不休的時候,如果有一方先冷靜下來,對著對方粲然一笑,那麼劍拔弩張的氣氛,因為有了一朵溫馨的花朵,會慢慢緩和下來。這個時候,雙方想到的是對方的好,以及自己的衝動和浮躁,就會放棄剛才強硬的態度,尋找一種令雙方都滿意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甚至會覺得:多大個事情啊,怎麼就吵起來了呢?
態度改變以後,即使對方陳述的觀點自己不怎麼讚同,也能靜下心來傾聽對方的闡述,經過思考,還會覺得對方的堅持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4.被人誤解的時候,笑一笑。
由於溝通不暢、理解上的差異等多方麵的原因,一個人的做法不能很好地被其他人所理解,這個時候,這個人心裏會很難受,急脾氣的就會找上門去傾訴自己的情懷和苦心。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有句話“清者自清”,不管任何事,都有大白於天下的那一天,等待一下,別人就會理解了。
5.吃虧的時候,笑一笑。
有的人習慣於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錙銖必較,覺得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有的人甚至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今天給了別人一個桃子,明天就要去別人家兩個李子。其實,在經濟來往中大可不必這樣。誰都不是傻子,誰心裏都有一本清晰的賬目。你吃虧了,別人心裏記得清楚著呢,他們正在尋找著機會,以實現“投桃報李”的感恩情懷。
不管什麼時候,適當地笑一笑,把愛和善不但傳遞給了別人,同時也送給了自己,這樣心自然就溫暖了。
忠告2 花一些時間去感恩
當我們心中有了感恩之情,就會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那麼可愛、美麗,我們會更容易收獲愛心、友情,我們的情感世界會變得更富足;當我們把感恩的話說出口的時候,當我們為身邊的人盡了一己之力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幸福。
感恩是一種善的力量,如果我們總能花一些時間去感恩,那麼內心被善良占據,存放惡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善帶給我們的積極力量將會越來越大。
《塔木德》上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折斷了一條腿,你就應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兩條腿;如果你折斷了兩條腿,你就應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的脖子。”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父母、老師,都享受著社會各個部門的服務,所以,需要感恩的地方很多。要說恩情,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恩,老師對學生有教育之恩,領導對員工有知遇之恩,同事對同事有協助之恩,社會對個人有關愛之恩,軍隊對人民有保衛之恩,祖國對人民有嗬護之恩……所以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享受到了很多的恩惠,我們需要感恩。
感恩的關鍵是回報意識。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這個社會就會再多一分溫暖,再次種下一顆感恩的種子。
一個不懂銷售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不得不選擇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可是,他的運氣一點都不好,到了傍晚,除了累得筋疲力盡外,一點收獲都沒有。
他實在是太餓了,鼓起勇氣敲開了一家房門,希望對方能給一杯水。可是,女主人卻微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美麗女主人的微笑成為了男孩心中最深刻的畫麵,也不斷地給予他做善事的力量。多年以後,他們又以另一種方式相遇了。男孩已經成為有名的外科大夫,他為那位女主人做了重要的手術。男孩不收錢,女人很奇怪,男孩很動情地告訴她:“您的手術費等於一杯牛奶!”女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們常說“好人有好報”,因為好人有同情心,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當一個人為危難中的人提供幫助的時候,仿佛在另一個人心中種下了一顆感恩的種子,種子開花結果的那一刻,既是施恩者享受到恩惠的時候,也是新的感恩的種子種下的時候。想一想,當一個人心懷感恩的時候,將會有多少顆感恩的種子在發芽?我們還用得著每日擔心這個社會太“缺德”嗎?
說到感恩,有的人說,我沒有什麼好感恩的,我眼下日子過得這麼苦,有什麼好感恩的呢?從小沒有媽媽,是奶奶把我拉扯大,我感恩什麼?我爸爸是個賭徒,輸光了家裏所有的錢,害得我連學都沒有上過,我感恩什麼?
這個人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他覺得值得感恩的隻有生活上的幫助、工作上的提攜、物質上的供給等世俗的看得見的體恤和幫扶。其實,對於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來講,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喜歡自己的、討厭自己的、提攜過自己的、踩踏過自己的、侮辱過自己的等等,不管哪一類人,都因為有過交往而讓自己快樂過或者痛苦過而心懷感恩:讓自己快樂的人,從正麵激勵了自己的成長;而讓自己痛苦的人,從反麵刺激了自己的進步,都是對自己的成長有利的。所以,他們都值得感謝。
曾經有人說過,要感謝你的敵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有了敵人這個競爭對手的存在,才使得自己永葆警惕之心,鬥誌昂揚,不斷地努力奮鬥,絲毫不敢消極懈怠。所以,才會有人在發表成功感言的時候說,感謝我的對手,我的敵人!有的人最後甚至和曾經的敵人握手言和結為盟友,就是因為,他們一直對自己的敵人心存感激之情。
能夠感謝曾經的對手,或者傷害過自己的人,一定是擁有大胸懷的不平凡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夠有這麼高的思想境界,就在於他們懂得自我挖掘,去發現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正麵的關心、鼓勵,同時,也不可缺少反麵的刺激、鞭撻。積極的關照令人心中充滿溫暖,樂於回報那些善良的人們;反麵的刺激具有逼迫的作用,令人沒有退路,竭盡全力去獲取成功證明自己。所以說,不管生活展現在你麵前的是什麼,如果你都能把它看成是對自己的促進,那麼,你的心中便沒有了仇恨,而是充滿了感恩。用感恩的眼光看待世界,可防止一切不幸的發生。
忠告3 有“禮”行天下
不講禮貌、不懂禮儀的人,誰見了都不喜歡,這樣的人不懂得尊重別人,自然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在社會交往中會很被動,一旦陷自己於孤獨的境地,內心就會淒涼無比。
《塔木德》說:“請保持你的禮貌和熱情,不管對上帝,對你的朋友,還是對你的敵人。”“禮貌是一切美德的起源。”
西蒙?史佩拉傳教士無論見到誰,都會禮貌地打招呼。可每次跟一位叫米勒的農夫打招呼的時候,米勒都無動於衷,西蒙仍舊執著地脫帽和米勒打招呼。一個又一個清晨過去了,終於米勒也開始脫帽高聲和西蒙打招呼了。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到納粹黨上台為止。
納粹要把所有猶太人送往集中營,在一次等待發落的時候,西蒙遠遠看到營區的指揮官拿著指揮棒一會兒向左指,一會兒向右指。他知道發派到左邊的就會被處死,發派到右邊的還有生還的可能。西蒙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麼樣的命運。當他的名字被叫到的時候,那個指揮官轉過身來,兩人的目光相遇了。西蒙平靜地說:“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冷酷無情的表情有所緩和,隨著輕輕的一聲“早安,西蒙先生”,他的指揮棒指向了右邊。
禮貌不是小事情,它體現的是對人的態度。猶太人認為禮貌連劊子手的心都能融化,更何況平凡的人,所以,他們非常講禮貌。日常生活中有禮貌的表現很多,一聲問候的話、遞過去一支煙、讓個座、讓人先走出電梯等等。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卻表明你的眼裏有別人,讓人覺得你看得起他、尊重他,你尊重他,他自然也會尊重你。
古人雲:“不知禮,無以立。”在古人看來,禮儀跟一個人的能力、才華、品德一樣重要。所以,古人非常重視禮儀,見麵有磕頭的、打拱的、作揖的、抱拳的。但是現在隻剩下握手、打招呼,有的人甚至連握手、打招呼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