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東征徐州的時候,後方發生了陳留太守張邈與陳宮等人的反叛,許多郡縣並紛紛響應,其間,多虧荀彧和程昱的全力謀劃和斡旋,才保住了鄄城、範城和東阿三城的穩定形勢,沒有反叛。這樣,三城終於成為曹操極為珍貴的一塊根據地,程昱等人立了大功。麵對這樣的功臣,曹操回來後,拉著程昱的手說:“如果不是你盡了全力,我就沒有歸宿了。”於是任命程昱為東平相,屯守範城。
曹操厚待有功之人,不僅是加官進爵,給以物質獎勵,而且還做出姿態,給其禮遇,讓其感覺受到重視。從而立功之心更加強烈。
用加官進爵、豐厚的獎勵激勵下屬,使他們有動力建功立業,忠心的追隨自己。曹操正是給了他們爭權奪利的機會,來為自己打江山,即使有人生異心,也會受權利的激發,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忠心於自己,正好被自己所用。
對於有功的下屬,以名利的獎賞厚待他們,以權驅之,以利引之,不僅牢牢的為自己收服了這些下屬,還能夠用這種旁敲側擊的方法激勵其他下屬,激發他們的立功之心。在他們爭權奪利的過程中,他們收獲了名利和成就,而領導者卻收獲了整個江山。這才是最大的成就,是領導者善於駕馭下屬的回報。
懂得將取之先予之的人,收獲的是付出的成千上萬倍。不舍得付出的人,當然也不懂得放出權和利讓下屬爭權奪利的好處,所以隻能固守一隅,無法前進。
【成事之道】爭奪間的勝負幾分
作為下屬,需要一定的動力才能夠更有效率的做事。而作為領袖,就要能夠給他們爭權奪利的機會,激發他們的鬥誌和動力,從而實現禦人成功,進而收獲成果。
曹操的策略就是適當的放權示利,讓下屬在爭權奪利中為自己帶來更大的利,實現成功。對於有功之臣,曹操總是厚待之,該給名給名,該給官給官,該給利給利。特別是隨著曹操勢力擴大,在朝中權力日隆,他更側不備官爵,以實實在在的利益安撫身邊的將士。加官進爵,給實惠,以激發將士的立功之心。
曹操通過“賣官爵”,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效果十分顯著。他“失去”的是官位爵祿,得到的是政權、土地和人口,而政權的鞏固和統治區域的擴大又可提供更多的官爵,吸引更多渴求富貴名利的賢才為之效力,推動統一大業的完全實現。
對曹操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良性循環。
成大事,禦人是關鍵。既要能夠團結下屬,又要有方針和策略激發他們,用實實在在的好處慰藉他們,收服人心,收獲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