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同事間的應酬學 1厚道得人心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衛靈公》
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樸實的語言中。做人要厚道,無論講給誰聽都像是一句略顯多餘卻又無可厚非的、充滿鄉土氣息的俗話。認同歸認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麵無懼色地承擔起“厚道”與生俱來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呢?
其實,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誠實、善良、豁達、感恩、直率、助人為樂、愛憎分明等品質,濃縮了幾千年來人類的精神美。而對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類來講,沒有誰願意拒絕厚道。
“做人要厚道”其內涵外延無限延伸,語境隨意義放之四海而皆準。提倡“做人要厚道”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個傳統美德在大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的今天,不但需要發揚光大,而且應該成為人人(特別是商人)具有的一種涵養。
厚道對於人,可以說是立身之本。古語雲:“君子不可苛察。”詩人薩迪也說過:“無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子,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可見,在為人要厚道這一點上,古今中外所見略同。
厚道得人心。人們常常稱許那些善於大處著眼不計前嫌的人“有政治家的風度”,這種風度不應當僅屬於政治家,我們都要這樣為人處事。對夥伴、上級、下屬、客戶,厚道意味著諒解、體貼、信任、愛護。“人察無徒”,厚道待人,不但贏得友情和尊重,而且往往是加倍的。
話又說回來,人生在世要不能過於厚道。應該讓毒蛇的狡詐與鴿子的純真調和一下。沒有人比一個善良人更容易被愚弄。從來不說謊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從來不騙人的人總是信任別人。
被別人愚弄並不總是愚蠢的標誌,有時這是好事。有兩種人善於預見危險:一種是自己付出代價而吸取教訓,另一類更聰明的人通過觀察別人而學到許多。你應該能謹慎地預見困難並同樣精明地走出困境。不要因心地太好以至於給別人機會來顯示其心地太壞。
事實上,不論工作還是生活中,都需要厚道。厚道,是一縱甘泉,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方法;厚道是一塊基石,引導著我們的品格,沒有工具卻處處光亮;厚道,不求功名,不求方法,隻願載眾人善良之心,陶冶自身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