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世界船王”包玉剛——“海龍王”鏖戰香江 2.初出茅廬的“傻瓜”(2 / 2)

事實證明他這個"門外漢"的經營策略是最好的經營策略。人們不得不承認,包玉剛的運氣和眼光都是一流的!

1976年3月,美國《新聞周刊》以海上之王為題,在封麵刊登了他的照片,從此包玉剛正式贏得了船王的美名。1981年,包玉剛的船有200多艘,總噸位達到2100萬噸,比美國和前蘇聯的國家所屬船隊總噸位還要大,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船王,距他最初從事航運業,隻有短短25年。

【創富經】待機而發,順勢而為

包玉剛在事業巔峰時接受采訪時稱,“做生意不是一種藝術,也不是一種科學,而是一種高深莫測令人入迷的興趣。”

進入21世紀,商業環境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現在則是“快魚吃慢魚,慢魚被淘汰”。公司創立以後,一旦進入了一個行業,就要明了自己的優勢所在,並迅速塑造自己的競爭優勢。隻有這樣,公司才能生存和發展下來。

經濟學家和教育家約翰·凱說:“競爭優勢並不取決於你能做別人已經做得很好的事情,而是取決於你能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1)堅持“有所不為而後有為”的原則

在商業社會裏,你可能做不到最大,但一定要通過確立競爭優勢,做到最強!商人要善於“並兵相敵”,堅持“有所不為而後有為”的原則,運用市場聚焦策略,揚長避短,把有限的資源、資金、力量集中到能夠形成自身優勢的領域和目標上來,或者謀求成本領先地位,或者爭取產品差別優勢,如有可能兩者兼而有之,最終形成核心競爭力。

(2)抓住市場的空白或薄弱環節

一般情況下,小公司由於資金和能力有限,往往無法顧及所有的市場。大品牌大多占據著重要的市場,小公司可以把大品牌不是特別重視的二、三級市場作為自己的主戰場,避免與大品牌發生正麵交鋒。找到市場的空白區域,從而有利於自己的發展,更好更快地立足於市場。小公司在人力、財力等方麵不能與大公司同日而語,但是小公司完全可以集中自己的優勢資源,在某一點上取得局部優勢。

(3)依仗地利獲得優勢

許多地方品牌都是依仗占據地利獲得優勢,從生產、運輸的成本取得了競爭的資本。有的全國性大品牌盡管財大氣粗,但是仍舊不敢與這些強勢的地方品敗競爭,因為他們知道強龍難壓地頭蛇。

(4)建立起快速的反應機製

商業世界中,公司要想在群“魚”中立於不敗之地,首先應建立起快速的反應機製,包括快速的客戶反應、快速的市場反應、快速的交付和快速的服務提供等等。快魚吃慢魚”,其實就是“搶先戰略”。從反應速度、靈敏度上來說,小公司比大公司更適合采取這一策略。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做出快速的應對和準確的把握,有的放矢地進行市場戰略規劃和部署,有選擇地采取攻防戰略,並快於競爭對手做出變化反應。從而可以保持公司長期高效的運營效率。

(5)學會以比較低的成本獲得比較高的收益

作為生意人,要學會用眼光看問題,當某產業仍處在向前發展階段,隻是由於其他的一些原因才暫時處於低潮,看到了這種狀況,並從真正意義上理解了這種狀況的實質,就應該選擇在這個“別人放棄的時候出手”了。這個時候出手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得到很多別的公司通過血的代價得出的經驗教訓,從而以比較低的成本獲得比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