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自己的總結就是凡事要“多看、多想、多做”,要以全部身心、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之中。
曾憲梓的從商經驗就是通過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在經商的過程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
一如他自己曾經說過的:“我做生意以來想得厲害,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思考,首先弄清楚自己做生意是為什麼,為什麼呢,當然是為了賺錢。
“那麼,怎樣才能賺錢呢,這就意味著要有優質的貨品,要使顧客喜歡,如果顧客不喜歡,那就說明你做不成生意、賺不到錢。”
所以我就想盡辦法減輕成本、降低風險,而且保證不間斷的有優質的貨品上市,所以我的生意一直都很順利。
【創富經】實踐中感悟經商真諦
在今天,曾憲梓隻要一談到當年創業時期的那段亦喜亦憂的日子裏所纏繞的複雜心態,便忍不住一臉感歎:“早年沿街推銷的日子,累得、氣得熬不住的時候很多,整日整夜隻覺得自己的神經是拉滿弓的弦,繃得緊緊的。
“市麵好,有生意的時候緊張得幾乎跳起來,既擔心做不完到期交不出貨、失去信用,又擔心本錢不多、來料不夠,常常是一顆心提到嗓子眼,這麼多的生意怎麼做啊心裏麵又高興、又埋怨。
“到了沒有生意的時候更擔心,更是不知疲倦、沒日沒夜地拚命幹,到處走,到處推銷找生意。”
當優秀的企業家有了少許的資本後,他們不會安於現狀必然會追求進一步的發展,而當公司進入成長期,在公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又會出現許多公司以前所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這些新問題極大地影響著公司的持續發展。不少企業領導人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就是為了讓公司在成功的基礎上實現新的躍升。
IBM前總裁Gerstner先生說:“長期的成功隻是在我們時時心懷恐懼時才可能。不要驕傲地回首讓我們取得以往成功的戰略,而是要明察什麼將導致我們未來的沒落。這樣我們才能集中精力於未來的挑戰,讓我們保持虛心、學習的饑餓及足夠的靈活。”
以“二次創業”的心態再造輝煌,最重要的是“歸零心態”。研究發現,那些追求卓越,並且持續成功的企業領導人,從來就“拒”不承認自己已經成功,而是強調自己的公司“僅僅是生存了下來”。他們都不相信過往的成績,不相信已經占有的市場地位,不相信已經積累的資產。他們惟一相信的是,未來之路還會崎嶇不平,必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麵對未來。
顯然,以創業的心態辦公司、做生意,踏踏實實做事,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一條生路來,才能笑到最後,成為真正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