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9.從實際中得來的經驗最寶貴
◎六千元學費
香港永遠是個競爭激烈的地方。每個人都在做發財的美夢,然而,真正能發財的人,鳳毛麟角!當初生產領帶對曾憲梓來說都還隻是個夢想。當時他的手中隻有6000港元,這是他所有的財產,全家老小全憑這些錢來維持生活。
“世上本沒有路,路是人走出來的”,沒有廠房,曾憲梓隻好因陋就簡,把租住的房間作為廠房,買一把剪刀,買一台縫紉機,開始縫製領帶,曾憲梓的“一人工廠”就這樣誕生了。他每天要工作近20個小時。因為隻有這樣,他得到的利潤才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曾憲梓硬是靠自己的一雙手打拚掙紮,一分錢、一毛錢、一元錢地積累,終於創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
破繭成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著欣喜也有著苦難。在創業的漫漫過程中,曾憲梓所要麵臨的困難和坎坷是可想而知的。
萬事開頭難。當第一批領帶製作完成之後,曾憲梓自己背著他的領帶盒,四處推銷。一開始,曾憲梓奔波多時都沒人買他的領帶。好不容易,有一家商店的經理同意看一看他的領帶,可是把他的報價一壓再壓,簡直叫曾憲梓無利可圖,曾憲梓不願賣。那位經理便把自己店裏經營的進口名牌領帶指給他看。相形見絀之下,曾憲梓所做的領帶用料較差、款式單一、色彩灰暗,確實上不了櫃台。曾憲梓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吃一塹,長一智”,6千元“學費”雖付之東流,卻買來一條教訓——之前,他一直認為生產檔次較低的領帶,會比較容易進入市場,事實證明他想錯了。廉價產品所換來的不是利潤,隻有精品才能打開市場。
曾憲梓沒有氣餒,他毫不猶豫地把耗費大量心血的產品,低價賣給了街頭地攤的商販,然後從商店裏買回一些外國名牌領帶,一一拆開,琢磨用料、裁剪、造型、花色……他還做了大量的市場調查,研究領帶花色品種的新潮流、新趨向。
最後,曾憲梓買了一批法國麵料,按照外國名牌領帶的樣式,精心設計製作了4條新領帶。他把自己做的領帶和幾條外國名牌領帶混擺在一起,請一位領帶行家鑒定。那位行家看來看去,一口咬定這些都是進口產品,他還肯定地說:“香港的領帶業我清楚,像這樣麵料考究、做工精細、款式新穎、質量上乘的領帶,隻有外國才能生產出來。”
◎多看、多想、多做
在曾憲梓的商旅生涯中,並沒有來自哈佛之類的經商秘訣指導他的商務活動,他所擁有的隻是從孩童時期起就養成的凡事喜歡自行摸索、自行鑽研的習慣和以後自己從商過程中通過實踐所取得的商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