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1.破繭成蝶,愛拚才會贏(1 / 1)

第七章“領帶大王”曾憲梓——“正合奇勝”的經營之道 1.破繭成蝶,愛拚才會贏

◎艱苦奮鬥的年代

1934年,曾憲梓出生在廣東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人生活一直很艱苦。曾憲梓小的時候,冬天連鞋都穿不上。全國解放後,依靠助學金念完了中學和大學。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係。

1963年,曾憲梓經香港到泰國,僑居了5年。1968年,又從泰國回到香港。初回香港時,他兩手空空,處境艱難。為了生活,他甚至為人照看過孩子。

生活的艱難,卻萌發了曾憲梓創業的決心。他利用晚上的時間認真鑽研香港的市場狀況,發現盡管香港的服裝業發達,香港人也很喜歡穿西服,可是卻沒有一家生產領帶的工廠。於是,他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6000港元,又騰出自家租住的房子,辦起了領帶生產廠。

萬事開頭難。起初,曾憲梓和妻子兩人隻是用手工縫製低檔的領帶。盡管夫妻兩人起早摸黑,幹得很辛苦,生意卻非常不好。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改做高級領帶。他買來法國、瑞士的高檔領帶進行研究仿製,生產出了一批高級領帶。為打開銷路,他下了狠心,把第一批產品在一家商店免費供應顧客。

由於花色、款式對頭,曾憲梓拿出的這批產品受歡迎。很快,他製作的領帶便在香港小有名氣了。及至1970年,竟然已在香港十分走俏。也就在這年,他正式注冊成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第二年,他在九龍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領帶生產廠。

曾憲梓是一個有遠大誌向的人。他心中的目標是要創世界名牌。他多次到西歐領帶廠參觀,學習他們的製作工藝和經營方法,然後集眾家之長,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嚴格的管理、檢驗製度,從而使“金利來”領帶逐漸占領了香港市場,成為男人們莊重、高雅、瀟灑的象征。

◎做生意的人必須誌向遠大

曾憲梓從孩提時侯就立誌要自力更生,發財致富。在農村,他與哥哥和母親相依為命,當他吃著番薯粥時,他卻想未來:“從母親帶著我們的艱苦生活中,在我幼小的心靈裏,我深深感受到窮苦人家不可言傳的那種疾苦,我心裏便有一股強烈的誌氣,那就是我長大後一定要好好做人,一定要改變這種貧窮的生活。”

他心裏想著發財,有一次他對母親說:“媽媽,我長大了要掙好多好多的錢,要給媽媽買新衣服、新鞋子,而且鞋子上還要繡有小花的。”曾憲梓雖然還不懂如何去發財致富,但他卻從小立下了可貴的誌向。可以說,沒有曾憲梓從小立的誌,也就不可能有曾憲梓的今天。

曾憲梓說:“做事情就要目光遠大,隻要我們勤勞,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低頭的勁頭,沒有什麼不可以做到的。”

【創富經】愛拚才會贏

曾憲梓認為,立誌極為重要,但礪誌也是人生重要的一環。立誌而不礪誌,就會懶庸和平庸,"誌"就會可望而不可及,變成空中樓閣。礪誌應該從小事做起。例如,他在香港貧窮之時,一個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每天的生活菜金僅僅一元錢!在艱苦生活中才能砥礪自己的意誌,磨練自己的性格,才有堅強的毅力,不怕任何生活重壓,開創自己的事業。

曾憲梓不斷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標,不斷對自己提出新的挑戰,促使自己向更高的目標衝擊。曾憲梓在成為"金利來領帶大王"的時候雄心勃勃地說:"為了賺錢,我要每一個人都戴金利來!"

商場上成為巨富的勝利者,大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經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最後憑借堅韌執著、意誌剛強找到了出路。詢問他們對過往的評價,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感謝自己遇到的困難、遭受到的挫折。在他們看來,困難可以幫助一個人成長進步。

沿街乞討,看起來很丟麵子,實際上不用一點成本,得到大把的錢,是最合算的生意。創業之初,放下架子和麵子,有一點兒乞丐精神,更容易打開局麵。

比如,做生意遇到挫折,人們最容易喪失信心。但是,隻要想到自己本來就一無所有,就容易堅定信心,從頭再來。而且,沒有患得患失的侵擾,一個人更容易明確自己要的是什麼,從而直奔主題。

會賺錢的人,都會經曆困難和挫折,絲毫不會為賠本感到羞恥,相反卻善於從中找到問題所在,積累起賺錢的訣竅。這就是講出了一個賺錢的訣竅,隻要有錢賺,什麼都可以去做,即使是遭遇再大的苦難,或者沿街乞討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