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新地又在“Yahoo!感情品牌大獎”評選中,被80多萬香港市民投票選舉為最受港人歡迎七大品牌之一,成為香港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產商。
更讓人欽佩的是,新地的領先優勢及大眾對新地的感情幾乎無處不在,就連推出的“以心建家”的報章廣告,也被讀者評為最受歡迎的10大報章廣告之一。
【創富經】商人,無德而不立
達爾文曾說過,就人和動物的區別而言,隻有道德感或者良心才是意義最大的。道德是人與人之間的不成文的無形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它更是一種價值觀念。道德雖然沒有法律的強製性,但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的調節範圍及影響力遠大於法律,道德的標準比法律高。
人類社會需要用道德來維係,企業行為也應該在一定的道德氛圍中進行,並遵循一定的商業道德標準,否則,可能得逞於一時,卻會嚴重損傷企業的公眾形象,甚至置企業於死地。所以,企業要獲得生存的空間,進而長久立足於社會,更是需要樹立企業商業道德觀念。
企業商業道德,是指企業在商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商業道德和社會道德的不同在於:前者必須以可生存、有利可圖的經濟基礎為前提的一種共同遵守的道德約束和行為規範。它是建立良好有序、多贏的經濟關係的基礎。
社會前進的過程中,企業、市場都必須共同麵對種種的風浪。浮躁、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投機等等行為會傷害企業本身、行業和市場,結果是前進中的整個社會都要為之付出巨大的成本。
企業當然要賺錢,最好變成一台賺錢的機器。但是聰明的企業會努力體現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商業道德觀念。這是一個戰略問題。正因為當今很多企業都患了隻追求利潤,忽略了商業道德的“近視症”,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譴責,甚至使消費者對該行業信心下降。
所以,一個具有良好商業道德的企業的出現必會把消費者吸引過來並提高消費者對該企業的忠誠。具有良好商業道德的企業與同行患“商業道德近視症”的企業相比,這就是個差異化,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優秀的商業道德是成功的戰略管理的前提。對商業道德的進一步認識與重視正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核心組成部分。商業道德的提出是以企業作決策時抱有對社會負責的態度為前提的。同時它會優化企業的公眾形象,利於獲得客戶、組織和政府的信任和讚許,獲得更多有利的社會資源,還會改變人們對企業的看法,間接地促進企業的聲譽、形象以及銷售等。
美國一項對469家不同行業的公司的調查表明:資產、銷售、投資回報率均與企業的社會形象有著不同程度的正比關係。換句話說,如果社會上的多數企業都具備良好的商業道德觀念,不做有損社會利益的事情的同時還對社會做出回饋,那麼這些企業都不會輕易做出違背商業道德的行為,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納什均衡,誰首先放棄了商業道德,誰的效用立刻變為零,就會立刻被淘汰。
“在香港的幾十年裏,無論是購買了我們的住宅,還是商業寫字樓,都是增值保值。所以你可以看到,隻要是在香港,新鴻基推出的產品是一定是受追捧的。”新鴻基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南中國總經理黃少媚黃少媚自豪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