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家族企業的豪門恩怨 7.APM——唯一不變的是改變(1 / 2)

第五章 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家族企業的豪門恩怨 7.APM——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APM商場橫空出世

在產品開發上,新地的市場理解能力和創造精神對品牌的塑造貢獻巨大。作為一家涉及住宅、辦公和商業等多種地產類型的綜合開發商,新地的定位趨於高端產品,並在香港市場創造了不同類型的經典模式。

APM商場位於香港地鐵觀塘站的創紀之城第五期,是東九龍地區規模最大的商場之一,規劃麵積60萬平方英尺,後擴充至63萬平方英尺。APM商場於2005年3月開業,至開業時商場鋪位已全部租出。

從APM運行一周年的實際情況看,其模式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在這一年中,新地收取租金2.8億港元,超出其在2004-2005年年報中的預期值2.4億港元。全年的總人次達到8000萬,人均消費500~800元。APM的成功與概念的挖掘有很大關係。

APM是英文AM和PM的縮寫,它倡導了一種超長時間的購物體驗,同時具體商鋪以時尚為定位這樣的定位體現了新地對市場的細微觀察和消費人群心理的把握。

在商場開發之初,新地觀察到,近年來香港在職人士的工作時間日益拉長,而多數商場的營業時間都在晚上十點結束,因此這部分的市場需求無法通過現有商場供應得到滿足,從而直接導致了APM概念的誕生。

此後,針對目標消費人群的年輕化和中產階級特性,商場的檔次定位於時尚組合,是合乎邏輯的推論。因此,新地對商業地產前期定位的準確把握,對於APM商場的成功至關重要。這也正是新地多年經驗的突出體現。

◎YOHO社區帶來地產新概念

YOHO社區是新地開發的大規模社區。它被認為是一種概念運作的經典之作。它位於元朗新市鎮中心地區,名稱取自英文“YoungHome”的縮寫。

YOHO第一期用地23.6萬平方英尺,提供2200個以中小戶型為主的住宅單元,總建築麵積約為120萬平方英尺。該社區2003年開始施工,2004年上半年交房使用。

在YOHO的概念運作上,新地采取全新的營銷手法。在前期的宣傳過程中,新地並未直接對地產進行營銷,而是宣傳建立一種全新的生活觀念,從而在零基礎上樹立一個全新的YOHO品牌。

新地對YOHO人的定義是“擁有國際視野、生活品味、掌握潮流和科技資訊,而且較一般人擁有‘多走兩步’的前瞻眼光”,這一定義實質上是對年輕白領的心理訴求進行了簡要的勾勒,從而達到了引起目標消費者共鳴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