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9.生財之道:“養雞下金蛋”(1 / 2)

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9.生財之道:“養雞下金蛋”

◎高額派息吸引股東

1996年,美國財經雜誌《資本家》公布的當年度全球億萬奮有排名啼中,李兆基由前一年的第了位躍升至第4位,成為亞洲首富。而其最令人矚目的是他的資產增長幅度十分驚人:由1995年的60億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127億美元,升幅為95%,

有人說,李兆基生財有道,財產倍增的絕竅並不神秘,就是他“養了一隻下金蛋的母雞,母雞下蛋後,他又讓蛋孵出日後會下金蛋的小雞。”恒基地產有限公司就是他會下金蛋的母雞。該公司增長的動力之猛十分驚人。1994年7月1日至1995年4月,其營業額,稅前贏利及資產總值,與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60%,80%和50%。

20世紀90年代中期,李兆基脫穎而出,個人資產暴漲,超過李嘉誠、郭炳湘等香港巨富,關鍵在於實行高派息增持股的辦法,使恒基兆業為自己多下了幾個“金蛋”。

即使在香港地產市道不景氣時,恒基也仍然一如既往,以較高的利息酬勞股東。李兆基當時曾經表示,“這幾年正是公司的收獲期,收成多了一點,所以派息就高一點。有如種一棵樹,剛剛這時候果子成熟了,所以這個時候派息就高了。”

李兆基說的是實情。當年播種時,是在1973年的香港股災,地產也陷人低潮,李兆基趁物業及土地價格大跌,不斷進行收購。1975年成立恒基兆業公司之初,股本1億5000萬港幣,隻擁有30個地盤,但不到幾年,急增至100個地盤,靠得就是高額派息吸引股東,實現了資金聚集效應。

財富的增長,除了實業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金融。作為亞洲股神,李兆基諳熟錢生錢的技巧,所以他通過“高額派息吸引股東”的做法,把香港地區的資金吸引過來,就有了施展資本手腕的本錢。這是他創富的一個秘訣。

◎土地儲備數一數二

論土地儲備量,恒基兆業在香港地產界數一數二,但卻很少見李兆基在政府公開賣地時與人高價競技。如何購得“價廉物美”的土地,李兆基頗有心得。

李兆基指出,恒基兆業目前的生地儲備,相當大部分來自“換地權益書”。港府從前收新界農民的耕地,交換條件是另撥出建房的土地給他們,通常是2.5平方英尺耕地換一平方英尺屋地,而恒基兆業則從農民手中購得大量的這類“換地權益書”,再向政府換得屋地發展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