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華人首富”李嘉誠——商界超人的絕代計謀 10.領導人不一定走在最前麵(2 / 2)

任何組織的運行,都有其內在規律。經營者必須掌握其中的門道,讓各種要素自由流動,使各類資源產生最大的價值。為此,領導者要統攬全局,做好監管等工作,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事情發生。

【創富經】領導人要懂得合理授權

無論是國家治理,還是商業管理,領導人以包容的精神適當給下屬自由,就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下屬沒有感覺到被領導、被驅使,就會主動完成任務。正如一位日本企業經營大師所說的那樣——稱職的管理者應該“隻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做部屬該做的事”。用現代管理術語來解釋就是,領導人要懂得合理授權。

對此,李嘉誠說的很到位:“機構大必須依靠組織。在二三十人的企業,領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當規模擴大到幾百人,領袖還是要參與工作,但不一定是要走在前麵的第一人。再大便要靠組織,否則遲早會撞板,這樣的例子很多,一百多年的銀行也會一朝崩潰。”

無論什麼時候,如果過分強調規範的管理體製而忽視領導作用,公司就不會取得重大發展,經營很容易走向盲目。管理雖然重要,但領導才是真正的製勝之道。對領導人來說,重要的不是走在前麵開疆擴土,而是扮演好製定戰略方向,以及當好指揮的角色。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說:“公司做大了,必須轉變凡事親力親為的觀念。一定要讓職業經理人來做,強調分工合作。我原來一人管十幾個私營公司,整天忙得不得了。後來自己明白了,是權力太集中,所以痛下決心,大膽放權。放權之後,我現在每天有七八個小時的時間學習。”

(1)合理分權

任何一家企業若想要成功,關鍵之一在於主管能否放權與分權。為什麼這麼說呢?企業越是發展,業務越是複雜,領導人越要看到自己在整體組織運行中的支持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

進行分權和放權,並不意味著主管的權責被剝奪,相反,領導人的職能總的來說是加強了。因為放權和分權能夠使領導人從日常繁瑣的事務中抽出身來,集中時間做真正該做的事,管真正該管的事情,比如企業戰略的製定、企業高級人員的培養和安排、組織運行的考評以及企業文化的培育等,這些方麵的事情更能影響企業的發展方向。

(2)強化監管

分權以後,領導人要對下屬授權,為此必須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製度,避免下屬越位,實現人盡其責。在企業中,領導人需要通過職位描述對中層管理人員的權限作出明文規定,從而使大家各安其位,有效避免內部爭鬥,促進公司健康發展。

商業世界是利益的爭奪場,缺乏必要的約束,人們很可能在利益的驅使下做出一些違法勾當。對那些創辦企業的老板一族來說,建立有效的組織運作機製非常必要。